显示标签为“书法,学习的领悟”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书法,学习的领悟”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6年6月5日星期日

听我诉说:学书法必须“三年”吗及阅读《李刚田前辈的临帖的自述》后的释怀

李刚田作品(一)
李刚田作品(二)
李刚田作品(三)
今天,自己不知为何,提起毛笔在练字,写了几个“张猛龙”碑上的字,就停住了,认真看着那几个字,就发呆了。。。。。。。

学书法的前尘往事。。。。。。

在未学书法时,老师曾说:“ 要多看书法帖子,多读贴;看书法理论。”

我都不经大脑的回答他,并傲气的回答:“不用看帖子,学书法是好简单的事,只要提起毛笔,随意写,就是自己的字了!”

好幼稚的说法,老师也没更正我,也没批评我,只是任由我自圆其说。他对着我微微笑,没指责我、也没给我任何的解说,可能他的心里却认为这是一个完全不懂中国书法的“傻人”,是不值得他的教诲!

终于自己开始涉入学书法行列,就碰到很多疑问难题,自己也请老师解惑,自己也从书本、网上寻找答案;也开始阅读书法论点和历代书法家的生平事迹。
每回抱着很多疑问,请问老师,但都得不到满意的回答,甚至他都静默不回答,只是回答相同老套的话,必须认真临帖三年。

开始时,心里充满很大的疑问,3年?需要吗?要去研读一门大学本科,也只是3年。

写一手“好”的毛笔字,需要3年吗?

心不服,情不愿,为何要练三年?肯定是有特别的原因。

终于握起毛笔,将“张猛龙”单字逐个逐个临,临了2年,就临不出“张”碑之“神”与“韵”。

每回临写,都达不到帖子的“形、神”之韵。心中开始怀疑自己的临写与观察能力,是如此差透,唉!真是技不如人!

对笔傻想、懊恼!

纸篓也装满搂成团团的废纸。

“方笔”无法临成,就画成。。。

终于“方”笔成了,可是“横竖线条”却是硬邦邦,一点“活泼”气息也没有被表现!

已经2年了,还是没有成绩,多灰心!

因手受伤了,暂停几个月!只能看帖过日。。。。。

终于,手可以写了,就提起笔,才感觉写出来的字,些许有“张猛龙”碑之感,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能”写出“张”碑“之感觉。

最近,虽然很忙,但是还是持之有恒练字。今早,提起笔,写不到几个字,心里就百感交集,无法写下去。。。。。心里也不知道为何眼睛润湿。。。。心酸酸,眼泪无法控制,滑下脸颊。

因为突觉那支毛笔,已经受我的支配,那支笔随我心意,运行在纸上“漫游”。。。。。

握笔、悬肘、悬腕。。。。都能轻而易举。。。。

何谓提、按。。。。。我都突然明白过来。

这时认真看着临写的几个“张猛龙”的字,心里才真正体会老师的临帖必须“3”年的真正的含义。

他从来没给原因,学书法要3年?他也没真正指出我的缺点、更没有回应我提问的问题?他就是如此神情淡定的微笑看着我,不知道他心里是认为我提出的问题是很幼稚?所提的问题,该让我自己去查询答案,不应该给我答案???

现在,我终于明白,当你临到某个时候,就如种植果树,从开花、结果到收成,都有固定的时间,果实就丰硕了。

学书法,就像种果树一样:下种子、拔草、浇水、捉虫、施肥等等,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开花结果,有收成了。

3年”这个约定,就是一个期限,让学书法的人,能练到操纵自如那支“毛笔”,临写的字也不知不觉,有“碑帖”上的字的感觉。

老师,您也许用此教学法,磨学生的“傲气”,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中国浩瀚的“书法”,通过自己的探索,却能悟出更多的书法论点,比老师直接教导,更能举一反三得益。

也许我的老师知道我求知慾很高,故意不解说任何的书法论点,让我自己去寻出答案,通过“悟出”的方法,“坚持”认真学习的态度,终于临出较像的“张”碑。

老师,还是说声“谢谢”,您让我更深切的领悟书法的浩瀚。通过“自己”悟出的书法论点,更能掌握写书法的“奥妙”。

虽然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真是甜、酸、苦与辣,尝尽了。但是常常眼中虽然泛起泪水,但是那是快乐的泪珠啊!

今早阅读一篇李刚田的文章《一位成名书法家临帖》的自述。
李刚田写道:临帖可以入静、入神、入化。可以忘忧、忘我、忘世。可以取诸怀抱,与古人晤言一室之内,在笔势往复之中,品味那种隔了时代的美。这种美是遥远的,却是可以触摸的;是变化的,却是永恒的。”—摘录李刚田的文章。

李刚田又说:但我却又是一个无才华的临帖者,说到实临,我手下的造型能力、模拟能力较差,每每努力临像而临不像;说到意临,我又是个心中缺乏想象力者,每每又囿于原帖,跳不出古人设定的藩篱。” 

李刚田前辈都如此谦虚,自贬无才华的临帖者,我自己阅读后,更是脸红,因为我更是差透,两年了,还是单字单字,逐个逐个临,何谓意临、照临,还搞不通,只是傻练、傻写。。。。。

李老师又写道:如临得全不像古人,全是自我,那又不算临帖,只是抄帖中的文字。

特爱他写这一段是用古人的戏台唱自己的戏,所以似与不似之间全在一个的把握,是古人形质与自家笔性的合一,是古人气韵与自己精神的融合。有人临不像,就说是意临,其实这是自欺欺人,是掩耳盗铃,临不像就是临不像,何必掩饰,好像是自己能临像而故意不临像,而意临,不管你有意或无意,自己的总会自然流露出来,何必刻意于

李刚田老师的临帖自述,系开了我心中,今早眼泪满框,流著开怀的泪水、心中再也没仿徨、恐惧的心态。。。。。总算了解《临帖》不像,何必给自己压力,笔在自己的手,用心操纵了“3”年,肯定就会如一把锋利的剑,无往不利,挥洒自如,是吗?

谢谢网上分享书法作品照片

分享李刚田老师文章网址: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6年4月24日星期日

听话 +坚持 + 时间 = 成果

黄庭坚行书欣赏《松风阁》局部
黄庭坚草书欣赏《浣花溪图引》局部

黄庭坚行书欣赏《跋争座位帖》局部
黄庭坚行楷书欣赏
每个人在学习某一种新知识和新技能,都会面对很多难题,尤其是成年人,更加是明显。

成年人学习新事物,很难马上进入学习状况。他们坚守根深蒂固的旧经验、自我性太重、爱面子,因此在学习的路上,跌跌撞撞,遇到很多挫折,不能马上看到成果,也学得很辛苦。

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学习书法路上,就犯上上述毛病,因此,花了我很长的时间,才慢慢在学习书法途径上,摸出一点头绪,也为了了解书法的奥妙,也阅读很多书法上的知识,从“不知”到“知”,内心深处也被中国书法的浩瀚吸引与震撼。

我在学书法的道路上,就没照章理牌,没照正统方法学习。一开始,就学柳公权的《玄秘塔》,只是临摹一段日子,就转学魏碑的《张猛龙》的笔触,因爱上《张碑》的笔触,得到老师的指导、赠书,就开始耐心学习。

老师说:学楷书,必须3,才有成绩。

心里嘀咕:为何3年?但不敢问老师原因,乖乖临摹,做个听话的学生。
于是,自己照帖临、逐字逐字临,耐心加坚持,不敢烦老师。自己临来临去,就是笔触不像、连结体都走样。

自己也觉得临得不像,笔也被我看“穿”了;纸也被我搂成一团,丢在纸篓的纸也堆积成“山”了。

对着临“张碑”的字,越看越不像,也懊恼了好些日子。

曾经想,换帖,换帖。。。。不临《张猛龙》,临别的楷体,可能会好些。。。。。

但。。。。。

心里不甘心、花了如此多的时间,一定要成功。我必须做个听话的学生,3年期限未到,必须坚持,可能未到3年,就会有些许成绩。。。。加油。。。

前些日子,右手伤了,无法写字。心里有些许高兴、也有些许伤心。。。高兴的是有藉口:与书法说声“再见”,从此没如此烦恼。。。。。伤心的是“手”无法操作自如。

但。。。。。。

又不甘心,已经临了《张碑》约2年,放弃,不是好可惜呢?

终于手的伤势好多了,再提起笔,重写。。。。

也许之前失去书写能力,如今可以写了,更珍惜《失而复得》的写字的兴奋。。。。。。。

早前,在学习书法时,一直傻写,笨写,总觉得写得好差。在养伤期间,心里想通很多事情,不该为“不相似”的字烦恼,应该以享受的心情去书写,可能学习得更好。

停顿一些时间,没习字,再临,发现习作上有些许进步,“字”在视觉上,好像有些许张碑的“影子”。心里有些高兴。。。。。

在等待老师的批阅,购得一本黄庭坚的《松风阁》,被黄山谷的行书吸引,爱上黄庭坚的行楷,就开始临黄庭坚的行楷。

突然,感觉那支笔,可像我每日书写的硬笔,比较听话,虽然写得还不是得心应手,但还可以操作自如。。。。。

这时才明了为何老师要我练楷书3年,不是要练得如《张猛龙》那样好,如《张碑》的神韵,他只是要我能操纵那支毛笔,可以“八面出锋”,随意可以以毛笔书写,同时,也培养我的耐性。

因为听话 +坚持 +时间,所得的成果,就是不在怕那支软笔。至少,现在随手拿起毛笔,写的笔触,再也没用“不择手段”去画出笔画。写出的字,有点像《张猛龙》,有些许黄庭坚的行书韵味,心里没有如此的懊恼。。。。。

但,

离“成功”的路上还很远。

字体没有如此难看,自己也觉得这2年的临摹没有浪费时光,最终,字至少还可见人。

我知道我的老师之前对我的临摹的“字”,不敢严厉的批阅,因为“字”太差,他怕伤我的心,怕我失去信心,每次他都说:不错、“还好”等词。。。。。

连我自己都感觉老师在评语上在安慰着我,因为我临摹的“字”太差,但是我已经尽力。。。那时,我真得很懊恼。。。很灰心。。。。。

现在,总算那支软笔听我使唤,笔触虽然写得还很差,临摹得还是欠缺准确,至少我有信心提起那支软笔,继续在书写。。。。

在学习的路上,自己的听话 +坚持+时间,得到丰硕的果实,该是自己最大的收获。

内心深处给自己一个“赞。同时,在学习路上,自己会加油、努力!因为学习书法的道路上,还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去磨练、去学习,因为中国的书法领域是如此浩瀚啊!

谢谢网上分享照片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6年3月20日星期日

简繁体在书法界运用的疑问?

启功墨宝(一)
启功·墨宝(二)
启功墨宝(三)

年轻教书时,学生书写书法,都是临九成宫上的范字。后期,出版商就印刷一本本印着简体字范的成语为范字,因此,学生在书写“大楷”都是简体,也没有给教师在教导书写大楷简繁体运用造成混淆。
但是之前教导的学生,家长较注重教育,都将孩子送进书法班学写书法。我的这些学生都用无范字的书写本子,因此,好多的学生都是以写繁体楷书,当做作业交功课。
因为自己没学过书法,很多字在书法界是对的,但是正常汉字写法都是错字,例如:“德”字书写时,少一横;“勤”字左边底部是三横,但写成二横。。。。。。,我一律当成错字处理。
我身为华语教师,都严厉指责并更正。我的学生与我据理力争。。。。提出书法老师给的理由,但是我还是严厉的说:这是错字、不能出现在我的习字簿。有些学生,坚持以书法笔触书写,都被:自以为对的“我”处罚。
退休后,对书法开始研究,也知道很多的汉字,在书法界是可以书写的,同时一定要写繁体字,这是因为汉字造字的源来,这样才能体现“汉字”点线的美与造字的演变。自己对昔日犯的过错,对被处罚的学生深表歉意。
但是,我还是坚持在布告板上的解释和说明,必须是根据时代的需求,用简体说明。因为当今教育的演变,学生都是学习简体汉字,如果我们将说明以繁体解释,学生如何完全明白要传达的讯息呢?因此,在任何传达的讯息文章、广告,都因配合时代的需求,利用“简体”说明,较为实用。
至于书写“对联”、“诗词”及“激励词”,用繁体书写,可以表现艺术的美感、也间接让后人对照简繁字的演变,毕竟书法的用途,以渐渐变成一种中华“点线”艺术的欣赏。
如今读了这一篇刊登在2016-3-20坦复斋《为什么书法要用繁体?》
这一篇文章,引起心中对“书法上简繁体运用”的迷思。
引用启功的一段话:
 “人家一直坚持如果不是必要的话,一概用简体字题字。这就叫化境。
并不是繁体字天然就比简体字好,或者天然就适合用毛笔书写。
实际上,从汉字字形确定,到把汉字写美,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汉字的字形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会写它,并不等于能把它写好;到底一个字怎样写才最美,是要经过反复的探索才能找到答案的。---摘录前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
这一段话,让我迷思,到底书法上书写的字,是否全面推行简体的书写?如果以教育角度,每一篇书写墨宝,必须要用简体书写,这不但是与教育相辅相成,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明白书写的内容,更迅速传达字上的含义,达到教育的目标。
这些疑问和推行,是不是要由现今书法家去探讨、去下个结论。
如果可用简体书写,是不是他们必须去研究出书写一套简体书体的范本,让后代学习。
疑问?等待?是否可以有人自告奋勇去推行?毕竟这条路是漫长,充满挑战,可能是全身伤痕累累,何时成功是未知数,因为“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拭目以待,等著。。。等著。。。未来书法界的字体采用的演变?

网址:(参考以下这一篇文章)

谢谢网上分享照片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6年3月16日星期三

对自学书法者----贴切评语”不择手段”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局部(一)

<张猛龙>局部(二)
 现今的资讯和学习管道太先进,上网就可寻找很多的管道、方法去学习和追求一种学识或技能。这些先进管道,特别是对没时间登门上课、又忙、时间配合不上,又想增进自己的学识的求知好方法。
很多人都说:自学书法是“自杀”。但是,没时间拜师,就不可自学书法吗?
自己知道自学,肯定是花很长的时间,走很多冤枉路,但是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抱着乐观的心情,拿起毛笔,照帖自学了。
心里说:只要向身边对书法爱好者求帮忙、同时又向德行兼备的书法家求知识。。。只要能解惑、不管年纪、学识;能让我这位自学者获取知识,解惑就可。特别是能让我明白书法上的知识,无私的指正我正确的书法爱好者,就是我的好老师,并不是让学生走捷径,只追求比赛得名的“名师”。
于是,我就开始自学书法了。
因为自学,很多书法上的知识,可说是由“零”开始。我忙于上网寻找视屏教学的书法网站,去了解书法的基本用笔,但自己满怀信心去学习。
由于资质愚昧、书法理论太深,笔法都是抽象描述、尤其是《张猛龙》的方笔处理,特别写着侧笔起笔、转入中锋运行。。。。。写了一年多,感觉每一个字的方笔位置,都无方笔意味,只好自己“画”出方笔。
兜兜转转,花了两年光景,也画了很多自以为是的《张猛龙》字了。心里也懊恼了、也苦中作乐了、也自欺欺人,也自我陶醉,认为只要继续努力,一定会成功。。。。
开始学时,每一笔的衔接地方,都是圆的位置,因为沾墨太多。。。。
后来有了方笔的味道。。。。自己也没感觉是我将笔划刻意“画”出来,整个字有“造作”之感。
前几天,有缘亲耳、亲眼、亲身受教。。。。那是多幸运啊!我得到中国的书法家亲身讲述及指导。。。。他只用四个字“不择手段”去评我的字。。。
多直接、多锐利的评语。。。
好多人都以为处事做人,利用“不择手段”去达到目的,就是一个居心叵测的人,身边肯定竖敌很多。。。。可能在职场上,可能身居权贵、但是这些“名”与“利”,也许是通过“不择手段”去谋得,可能在人生中也失去很多。
我的“老师”也是知道我虽然“自我”性很强,但是“不耻下问“是我的特性”,肯“虚心”受教也是我的特点。这回能亲身听大师们的讲述”文房四宝“的用途和来源;还有水墨掺杂后,书写在纸上的变化,让人感觉“宿墨”的用途或是宿墨造成“字有"被填写的疑点,都逐一解开。原来这些墨宝上“显出恰似”填写的部分是水与墨调解不均匀,书写者直接沾墨,就直接写在纸上所产生的结果。这一精辟的论点解释,又添了我的书法知识,又上了宝贵的一课。
他看了我临写《张猛龙》的28个字的照片,就用“不择手段“,直接评我,为了达到目的(笔划的相似度),想尽办法,去“画”出字形。他用“不择手段这一词,可是很“狠”的评语。好直接、没给情面、很大公无私、有良师风范。
这一位中国书法家对一个从没谋面的人,实在是很大胆的评语,他不留颜面,直接批评,是真性子,是一个好老师的典范,直接了当将学生的缺点,一语点破,让自己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不是一个走捷径的懒学生,也不是一个不勤劳的学生,只是没有用对的方法学习,如今老师,亲身用笔讲述横折的起笔和衔接的方法。。。。这已经让我花了好长的时间,对运笔的基本功,浪费很多时间,也发呆了一些时候。自己也曾经将毛笔的笔锋剪平,就是想尽方法,就是要将碑的的韵味展现,但都是用错方法,徒劳无功。
这一段混淆的时日。。。。。让我灰心意冷,只差没有弃笔不学了。
这“不择手段“四字真言,真是当头一棒,敲醒梦中人。只有我当事者才明白自己如何“不择手段”去学习张猛龙的笔法,自己如何捻笔管、如何将笔毛转来转去,偶尔对着笔发呆。。。写出来的字,完全失去《张猛龙》的笔触韵味,好惨啊!好无助?有苦自知。
这一句“不择手段“的评语,完全没有”贬义“、也没恶意”。老师贴切了当指出我用笔的错,也更正我笔触的掌握方法,并亲身书写教导我正确《张猛龙》的笔法,真得让我得益不浅,增长我对书法的兴趣。
这一课,没有刻意安排,只是机缘巧合,让我碰到让我心服、口服、德行兼备的学者,更让我在学习书法途径上,加了一把劲,更加要认真学习。真是心里感激老师的安排,这是我的福气啊!
老师也在书法名词上,让我解惑。其实,我对书法上的用词。还不很透彻
了解。“临帖”,只是知道照帖书写吧了。
“读帖”,还是没真正明了。如果在上诗词科,如果用“读”字,就是明白诗词文字上的运用、吟诵、意境的赏析等等。读帖,如何读?现在,听老师讲解后,稍有进步,就是在字笔画的书写,结体的构造、墨韵的用法、章法等。
要学好任何的学识,遇到“伯乐”的指引与赏识,一定会事半功陪、也会更快的学到窍门,没走这么多冤枉路,一定会达到成功;但得到老师的指导,自己不努力,也不会成功啊!
希望我这回用良性的“不择手段”这个方法-去学书法,是妥善利用时间和用对的笔触去学《张猛龙》,希望这一回自己真得开窍了!同时,在书法路途上,可以展开新的一面,学成《张猛龙》的笔法了。

谢谢网上分享照片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6年3月15日星期二

迷上“黑”与“白”

苏轼<寒食帖》

怀素《自叙帖》局部
黑白是"与“的象征。

常听说:在家庭中:父母其中一位扮“白脸”、另一个扮“黑脸”;父母可说是两个极端的代表,才能将家中灵魂人物,(儿女)塑造成才。

书法界里,宣纸是“白”,墨是“黑”,那支软性毛笔就是中间人(家中的灵魂),将这黑白,混在一起,激起千层浪”,创出点线的画面,那是书法的成品。

又有人说:书写一篇书法作品,会比画一幅画艰难,因为书法作品,必须一气呵成完成,每一笔划,书写人必须胸有成竹的下笔,那时刻中,不能有些许犹疑,因落笔错了,整幅作品就会出现败笔,整张墨宝就会丢弃.;“画作不同,如有不满意的笔触或颜色,还可添加或补救,画作就可起死为生,被挽救了,因此书写书法,必定是一个有信心、沉稳的“创作人”的呕心沥血的作品。

最近,自己迷上点线,也迷上“黑白“,心中特对“黑白”之色,有着强烈的感触。

就爱在雪白宣纸,利用墨色,加上点线,任性的宣泄心中的压力,特是心中对这世上一些看不惯的事情、看不透的人性,就在纸上乱涂,不会得罪任何人。。。这不是像古时“清谈之士,在隐世避俗吗?

自己是不是一个很“懦弱”、很“自我保护”的人呢?

我在纸上,不管是写何“体“、“乱涂”。。。。。。自己高兴、伤心、就在这张宣纸,随性乱画、乱涂、将快乐、伤心、在没压力下、不会伤及任何人、任何事。。。。更无得罪任何人,如此自由自在、“阿Q”精神下,胡乱任性一回,何乐而不为啊!是逃避现实呢?是减压?是自欺欺人?宣泄心中情感?

有时,停下手中的笔,注视黑白点线在雪白宣纸上的斑驳痕迹,心中产生很多、很多的遐想。。。。。这些字像“张猛龙”的魏碑文吗?还是“唐楷”、还是自己的“鬼画符”?自己对着写出的“习字”,存了很大的疑问、是在发泄、是在倾诉。。。。这些线条,就如自己当时书写的心情,只有自己才读懂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中国书法的浩瀚,只有涉入书法界里,才能深受其乐,才能真正领略书写书法的快乐。也明白自己如何将情感,“借尸还魂“,在雪白的宣纸上、配上黑白线条,在倾诉内心的世界,在寻找知音,那不是很多的古人,透过举世”墨宝“如《兰亭序》、《寒食帖》、《自叙帖》和《松风阁》,如此美妙的黑白线条、布局奇妙、赢取知音人的共鸣与赞叹。

本身不是书法高手、也不是书法家。。。。只是书法初学者,就是喜欢黑白构成的抽象线条、更是对中国“汉字“奇妙”特点的结构,沉迷了。。。爱上了。。。。因为利用的临字中,找出自己的快乐。

只在心中呐喊:“黑白双雄”,你俩是我的挚爱!

谢谢网上分享照片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6年1月4日星期一

我的老师给了我一道“哑谜”---卫夫人与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的省思


王羲之的《兰亭序》

20154月初,我的老师将卫夫人教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的书法论点给了我。他二活不说:只是交待这是卫夫人的《笔阵图》书法论点。他也没说明这些论点有何用?

这三句话就是:高峰坠石、千里阵云、万岁枯藤。

接了这三句话,就如接了圣旨,必须自己揭开“底牌”、寻找答案、真是一个“哑谜”。

心里纳闷,老师在考我的观察力吧----石头如何从高空坠落地的变化情景、考我的审美鉴赏能力吧---云层如何在天空变化或是考我的自然景观吧----藤蔓如何在森林生长的情形。

但是,这些想出来的理由根本与书法论点完全扯不上关系.到底老师要我悟什么呢?

上网寻找答案,别问老师,他肯定不解谜的。

原来这三堂课是卫夫人要王羲之了解汉字结体的最原始的线条或笔画:那就是点、横和竖的掌握方法。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东晋女书法家,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老师。王羲之,众所周知,是中国最著名的书法家,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以及大量书法精品。

高峰坠石

四月,我只悟出“高峰坠石”是王羲之第一堂书法课教导“点法”。因为老师肯定发觉我的“点”字掌握的不踏实,不同的“点”,我乱点,因为脑子从未幻想“点”字的变化,照著帖乱临摹。。。

看了“高峰坠石”的解说,脑子至少有居高坠石的影像,理解物质重量与速度下降的画面,石子落地的形状,去幻觉“点”的变化,也开始了解每一回写宝盖头或“点”,都是写得粗大,因为沾墨太多,或“提”、“按”掌握的不好。哎,自己缺点太多了,基本功没练好。。。好糟啊!

千里阵云(一)

千里阵云(二)

第二堂是“千里阵云”,这与横画有关系。“千里阵云”是很难懂的论点。这横划的“一”就如地平线上云的排列。云低低的在地平线上布置、排列、滚动、向著两边横向延展,这就是“千里阵云”的形象。

“一”字看似简单,但却难写。我执笔没信心,笔接触纸张,心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笔触与纸张就产生变化,横划就写得粗大膨胀。。。。。。。这就是我常犯的毛病。。。

我爱看云,知道云与风接触,慢慢变化。。。现在更知道在书写时,要将笔触如云在地平线上游走。。。。。产生“横划”的变化,说起来,好容易。。。。但,能吗?还要苦练呢?

万岁枯藤(一)

万岁枯藤(二)

第三堂书法课是“万岁枯藤”。卫夫人借“藤”的强韧的坚持,让学生领悟攀上山,要借藤的力量,领悟竖笔的写法。。。。犹如藤蔓长而坚挺,粗细变化,“竖笔”的力度要写得“韧性”拉不断。。。。。。这应该要花一番苦功,才能达到成功的火候啊。

最近重看这三句话,又觉得卫夫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她的《笔阵图》提出的三堂书法课,留给学生很多空间去深思。她的教学法相当灵活。学生必须要自己深思领悟,才能真正掌握这三个论点。因为王羲之的聪慧,造就他成为中国伟大的书法家。

也许我的老师,也像卫夫人一样,希望他的学生能灵活的思考,
将“点”、“横”和“竖”与现实的情景去联想,写出不同的“点”、“横”和“竖”,真正能掌控那支软性的“毛笔”,写出一手好书法。

书法的美,一直是与生命相通的。现在,又有深一层领悟:
“高峰坠石”---又和物理学有关。每一块大石,从高峰坠地,变成不同形状的小石块,这些落地后,形成不同的形状,都与石块的重量加坠地的速度所形成的。因此在书写“点”时,笔势、墨韵加上提与按的力度,就会写成不同角度的“点”。

“千里阵云”更是一个与视觉有关的审美观。当我们站在平旷的空地,观察云层的变化,我们不单是了解“横划”的书写,也在学习了开阔的胸怀,并且提高自身的人品修养,要有宽容、大度的胸怀。在宽阔的天空,云慢条斯理的排开阵势,就如沾墨的毛笔,在纸上渗透渲染展出不同的“横”笔。这一句除了学笔划,还学习人的气度,应有开阔的胸怀。

“万岁枯藤”,更是让我们了解一根藤蔓长得如此粗大,是经过漫长的岁月,必须要有坚持的精神、坚韧的生命力,才可看到“线条”优美的藤蔓,攀缘在大树上,傲人的展示自己的英姿。

卫夫人这三课堂的精髓,千年不更。

学好书法,必须真正领略和掌握这三堂课的奥妙。灵巧、阔达、坚持的态度也是学书法和做人的态度。

哈哈哈,我的老师也高明,没有明说这三堂课的精髓。。。。。他知道他的学生有很高的求知的精神。。。。。至少还能领悟些许。。。。。可能在过些时日,又再开窍,又有更深一层的领悟了。

谢谢网上分享照片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5年8月30日星期日

临池苦乐记---“顿、提与按笔”的参透

王羲之--兰亭序





按、提写法

驻、顿、挫、提笔


踏入临池门槛已接近20个月,手握毛笔的信心也开始升级、也稍有信心。

当初对学书法的途径,都存有一种错误的思想,总认为写书法是轻而易举的事,三五两天,就可成大器,多幼稚、愚昧的想法。

从小就书写华语,加上工作上的习性,更加上自己做任何事情,从没有不成功,内心充满信心,自己也有一点傲气,更是因为在学习路途中平坦,这样“轻而易举”的用毛笔“书写”,会难难倒我吗?曾听说写书法,书法理论要多看、多读,自己更加没把这句话放在心里。我平时都有阅读的习惯,诗词和各种类别的书报,都有涉猎。我又是常写华语、字形结体方面对我不是难事。。。。。。。太自信、太狂妄。

我还更幼稚到:自己认为只要握住那支毛笔,照帖临摹,不需要花好长的时间,我一定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体了!好会织梦啊!

“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越写越糟。。。。

中国毛笔制作简单,利用竹竿配上“羊毫”或“狼毫”,就做成柔软性特强的各类毛笔。笔毫就如人的“风骨”,昂头仰望这混乱人世,不亢不卑。越要“它”听命于你“,却不听使唤,越要降服”它“,它却与你刁难,磨了你好多的岁月,也让自己失去信心、傲气磨了一半、苦了一段日子。。。。。终于将自己的想法、脾气放下,乖乖的就范,一笔一笔慢慢练、就如婴儿学走路的步骤,一步一步向前走。。。。。临池的时光苦兼乐,只有当事人才能领略其中的辛酸、苦乐参半。。。。

下决心要学书法时,曾听到前辈老师说:书法理论要多看, “要临帖三年”。。。。。还有些书家提出一些论点:“自学书法是他杀”。。。。等等理由。。。。

我心中迷惘、心中纳闷、为何要“三年”、为何“自学是他杀”。。。。好多古代的书法家,不是都是临帖,加上自己的顿悟,不是变成一代名书法家吗?
心中的疑问,每天在心里打转?但没答案。。。

自己是个听话的学生,就照前辈老师的吩咐,明天照着心爱的帖,临、呆想、握笔、傻练。。。。不敢问?不敢烦?默默懊恼、默默寻找。。。字还是好难看,气时,捏成一团,丢进字纸篓;心情平复后,又从纸篓拾起,摸平。将写的字慢慢一个一个观察。。。。。。

后来,自己下苦心,接触很多书法论点,慢慢明白,用笔的巧妙,心中也感激老师,因没告诉为何要“学三年”和“他杀”的真正原因,我就不会去寻根究底的追寻答案,也不会有今天的顿悟。。。。。

爱“问”、爱寻出真确的答案,是我学习的原则。最喜欢去上研讨会,如果听到的论点不明白,都爱提出来询问,找出原因。年轻时,爱上研讨会,常常发问,都能得满意的答案。年岁越长,去上研讨会,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我依然故我的发问,当感觉有异样的眼光投射,可能他们以为我的年岁已长,我应该学识渊博,不应该是“问题少女”?这时,心中不安,是不是锋芒毕露啊?还是别人以为我故意刁难。。。。。

后来,工作太忙,也少参与研讨会。如出席研讨会,更不敢问。听完研讨会,就悄悄离场了。但心中还是很多、很多疑问?

现在,又开始在学习的路途上,心中又有很多疑问要问?幸好现在网络的方便,可找寻答案的来源。因此我也少问,还选择不问,尽量自己解决心中的疑团。每回要询问时,都要征求对方,可否问,才敢将问题提出,但是,有时提了问题,还是石沉大海。。。。。。嚐“闭门羹”已成惯例,再也没那么执着,能够获取知识,就随缘吧,领悟全拜学书法所赐,已磨成“钢”了!

最后,自己也明白,当你向一些学识渊博的人求问一些自己真是不明白的学识时,但是他们又认为很简单,你应该懂,可是偏偏你不懂。。。。。。学习了书法,开始调整心态,心情平和。。。。书法磨了自己、耐心的学、更学习自己找答案,找不到,搁在一旁,世上无绝人之路。。。。。事情一定能圆满解决,这不是笔法的“顿笔吗

些书法家认为“自学是他杀”,可能是指自己胡乱写,没有认真去照帖临,如临摹“颜真卿”、“柳公权”或“张猛龙”等碑帖。。。。如果是真正照帖一笔一笔的练,耐心的练,这些名家的帖,不就是老师。“帖”就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能够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一定会学好书法的。自己总算对这句话释怀了,再也放下迷惑,认认真真的临帖了。更感谢前辈老师的指点。。。。总算还能一板一眼,慢慢将临帖上手了。

当一个有坚持、认真、无法抽时间去上课的自学者,不是因为要节省学费,只是本身个人时间问题,无法真正去上书法课,难道在家照着字帖临,不能学好书法吗?也许真得要花比别人更长的时间,再加耐心与坚持,慢慢的的磨,因“字磨人”、我想这不只是练字,日久被时间的磨,终于棱角磨平,如今也没这么自我、傲气了,但信心还是满满,因世上是没有学不会的事,只是要学得特别好,一定要花上好长的时间,才会成大器。。。。

3年,某位前辈老师的话。。。。心中更有疑问。为何要3年?????
未学书法时,每次都认为对联的字如此少,几分钟,就能写完。。。。多傲、信心爆棚的傻想法。。。

刚学时,心浮气躁,不到几分钟,就写了好多的字,但都没真正的练,结体不对,笔画都不掌握。。。。皆因没认真观察。。。。。。。总认为,每个人都有书写的风格。。。。。花了很长的时间临,越写越懊恼、有几回,真想将笔丢掉。因没将学的字形与神韵临出来。。。。对自己失去信心。。。气自己笨、手拙。。。。后来,为了解决自己的不足,决心上网寻找很多书法的理论,自己揣摩,不耻向老师请问,不管问的问题是简单,不明白就问。总算稍明白书法的一些简单的论点。我还要慢慢寻找我要的书法精髓,更得良师指引。。。。慢慢开窍。

今早,突然握笔在临摹时,才发觉自己在掌控笔的能力比往常好,我已感觉那支笔,已变成我的“故友”,懂得我的心,明了我的“意”。至少我在书写时,已经对这支笔,没有多大的恐惧,握住时,也没有“迫切感”。我与“它”,已成“故友”,他似懂我的意、我的情,我要向东行,至少它会乖乖的循规蹈矩向东走,会一步一步走,没有与我闹别扭。。。。

书写“横”划时,虽没有明显粗细,但还是可稍有分别;竖直还可掌控。
至于今早,才真正感觉顿、提与按的分别。去年,只是全心全意的注意方圆运笔的巧妙,战战兢兢的沾墨书写,也许无形的压力,自己不懂。前几个月,才开始调整心情,放松写,心情开朗,时间磨了、书写的速度慢了,人也没如此急了。感觉写出的“字”,棱角和边沿都没有如此多的小孔。。。。

今早,才觉得人生在世,对人处事的拿捏,就如书法的“顿”、“提”与“按”。真如“云水风度、松柏精神”的处事方针一样,要刚柔并重、提得起、放得下。将得失成败,别看得如此重,有时要放下身段,向学识好的人取经、或某方面比你强的人学习。只要他比你强,比你拥有丰富的学识时,他就是你的老师,你必须虚心向他学习。

书法上的“顿”笔是否是提示我在这人生的阶段,学习停顿脚步,欣赏人生沿路的美好风景、时光、美食、多学习关怀世情、尽量伸出援手,帮忙需要帮忙的人,因“助人为快乐之本”啊!

学书法中的“提”笔,更是妙。任何线条粗细、行书上的牵丝,都与“提笔”的操纵有关。从人生在控制情绪,就如运用“提笔”,要懂得拿捏,是否在我们学“提笔”时,是否提醒我要常常“提点”自己,做人要循规蹈矩、不可有贪念、要知足、别记恨太多,怨气是造成疾病的根源,学习放下。。。。。

“按”笔更是巧妙之笔,任何的事情或情绪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处理事情解决方法。自己学习按耐自己的情绪,学习分析事情的起因、变化;一切事情就会有不同的转变。。。懂得提、顿、按的奥妙,你就不会将事情弄得如此僵,就会很圆融地将事情解决。

从书法的笔触的掌控,真是如同我们的人生的境遇变化。。。。难怪要三年的领悟,不止是要掌握书法运笔的窍门,其实就是磨磨自己做人的态度,自身的反省。。。。

学了将近20个月,我又问前辈老师:可否临别的帖可以吗?得到的答案:“可以。你第一本临的原帖要与现有的帖交错练习。”如此简短的答案,又是没给我真正的理由。。。。只好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自己给自己最满意的答案:“因为书法的练习是不可间断,要掌握某一种书体,一定要坚持练习,一停顿,写的字不够力度,笔触也较难控制,墨韵也不能掌握了。"

在临池的日子中,学习深思、开始学习观察入微。可能儿童的学习与成人的学习不同之处,儿童的学习,要明确的指导,成人的学习,要自己深思去悟出答案和道理,才可获得更多的知识。

要临池三年,一定是训练你耐心、认真学习。扎好马步,如过“少林木人巷”,学好基本功,人的修养也许也提升了,离写好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不远了。

加油,加油,为自己打气,总有一天,我的字肯定能上大雅之堂。总有一天。。。。。。对自己要有信心。。。。肯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

谢谢网上照片分享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