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星期五

迷人的槟城“姓氏桥”

从“姓李桥”围栏边拍摄槟城的夜景(一)
从“姓李桥”围栏边拍摄槟城的夜景(二)
多次造访槟城,都是来去匆匆,因探望就读槟城理科大学的侄女,从未停住脚步,真正在槟城大街小巷,仔细领略东方花园的风土人物,心中总是有些许的遗憾。

十一月,趁出席侄女的毕业典礼,就决定认真的探讨槟城市中心遗留的古迹。。。。

特别对慕名已久的“姓氏桥”,特感兴趣。但平时太忙,心中只对“姓氏桥”的名字,留下朦胧的印象,到底这是一个什么地方,懵然不懂;只是猜想是一个与“海“有关的地方。。。。。或许是离岛一个避暑胜地罢了。

在飞机上,望着天空白云,脑子充满兴奋,这回到槟城,除了可品嚐槟城道地的美食,更可让自己看看本土的迷人的风景。。。。。。尤其可解开“姓氏桥”的谜团。

本是安排在抵达的黄昏时光,去看落日的“姓氏桥”。但为了处理毕业典礼事项,却花了好长的时间,心里好纳闷,这一次又扑空了,又无法如愿以偿,逛逛“姓氏桥啊”,心想下次再来吧!

第二天毕业典礼结束后,侄女提议:我们夜游槟城。我们都赞成,也许入夜的槟城,会给我们一个惊喜、会有一番风貌、会散发另一股诱人的风情。。。。

于是晚饭后,我们从旅店驱车到槟城市中心,开始夜探槟城名胜。。。。

“姓李桥”的进口处(一)
“姓李桥”的进口处(二)
“李山兑”夜景
“姓李桥”夜景
“姓李桥灯笼高高挂
“姓李桥”的绽放的宝巾花
将车子停在一条寂静的小巷。夜晚,凉风吹来,淡黄色的街灯,照在我们的身影,街上古旧的建筑物,顿时,我们感觉时光的倒流,似乎回到民初时代的感觉,只差自己没穿民初的长裙,配上荷叶袖的中装小领襯衫,头上挽着发髻。。。。。在凄冷的街道,独自漫步。。。。凄怨、孤单、落寞。。。。。

这儿小巷的构造,犹如马六甲的小街道,多是可以互通。我们穿越小巷,街灯照明蛮不错,感觉治安还不差,拐了一个小弯,就到了槟城靠码头主要的街道。。。。。。。
我们站在大路旁,望着对面马路的耀眼的三个字“姓李桥”,心里才察觉,猜错了,原来。。。。

越过马路,踏在“姓李桥”的入口处,接着映入眼里的是:“李山兑”三字。这里大约有20多户人家。“姓李桥”每一家的门前款式都很相似,门前的矮围篱,配上小铁门,感觉特别整齐规律;宁静的气氛,令人放轻脚步,压低声浪,放松呼吸,怕惊动周遭的。。。

恰巧碰到当地的姓李后人,从他的口中获知现在槟城仅存5座“姓氏桥”:那是“姓王桥”(已不存在)、“姓周桥”(最大的)、“姓李桥”、“姓林桥”和“杂家桥”等。

我开始了解,原来“姓氏桥”只是一个代号,并非是什么桥梁,也不是离岛的避暑胜地;更不是什么什么雕栏画栋的小桥流水,只是早期从中国南来的一群华侨,同姓乡里,从事码头工作,集聚在一起,在沿海建造一些海上木屋,日久就形成一个小村落。这儿木板桥是唯一的交通要道,它将房屋贯穿起来,并与陆地衔接。这些“姓氏桥”,座落在槟城码头附近,英文街道名是PENGKALAN WELD。

这些居民将屋子建在海上,屋子的底部却用桩柱支撑,每一间屋子相连的街道小巷,都用木板铺设成桥梁,作为村里的街道与陆地相连的通道。最长的木桥向海延伸约500米长,有些则短,左右邻近建满木屋。

根据姓李后人说:原本“姓李桥”可通达到槟城的税关局和对岸的新建旅店,但尾端的桥板已年久失修,已无法相连,残旧破烂的桥板,不在可用了。我们站在“姓李桥”边的围栏,遥望远处灯火点点的槟城夜景,如此灿烂、迷人;五颜六色的霓虹灯,脑子突然闪烁纸醉金迷的夜生活,心中也充满遐想。。。

但我注意到“姓李桥”的建筑格调,可算是经济稳定的一个宗族村落。因每一家的门前的款式似乎一致,沿路的桥板很稳固,甚至有些地板已经换成石板和铺上地砖。沿路走着、走着。。。。灯笼高挂、柔和耀眼的灯火,弥漫整个村落,整个小村落犹如幽静的家园,温馨、充满怀古情怀。

“姓氏桥”的居民都是同姓者同住一“桥”,就像中国同姓村的版本似地。这些侨民多是福建同安县。这也是早期华侨先辈们在槟城扎根及生活的地方。这里可以看到华人祖先当时努力奋斗、辛苦保留的建筑,也让后世了解早期南来的槟城祖辈,多是从事码头工作或是渔民的生活点滴。
“姓陈桥”入口告示牌
“姓周桥”入口告示牌
欢迎莅临姓“周桥”告示牌
“周桥”入口处
“周桥”字眼高挂
“姓周桥”的居民屋子
“姓周桥”饮料店的椅子
“姓周桥”饮料店
“姓周桥”屋子前面(一)
“姓周桥”代步工具--脚车
“姓周桥”的商店的广告牌
世遗的告示板
参观“姓李桥”后,我们漫步走到“姓周桥”。发觉未进入“姓周桥”,桥外就有一间特大的庙宇,这些庙宇,都是先辈筹钱兴建,他们心中多希望驻扎在庙宇里的神明,保佑南来的侨胞平平安安,每一个乡里都能在海外捞得风生水起,国泰民安,将来可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我们放轻脚步,徐徐进入村里。欢迎我们却是几只夜游的野狗。高挂的“周桥”寂寞的字眼发出微弱的灯光。这里没“姓李桥”那么规划,那么整齐,屋子建得特别密集。沿路是小型的商店:有土产店、杂货店,所卖的货品,都是游客爱买的槟城土产,有帽子、T-SHIRT、背包。。。。。还有饮品、食物等。

夜深了,有些商店已关门了。整个木栈道显得凄凉,海风吹来,更显凄清。。。。突然远处传来几声野狗的吠声,划破宁静的夜空。。。。

桥板陈旧不堪,往下看,漆黑的海水,令人心寒:走在桥板上,心里有些许担忧,担心失足掉入海里。。。。。。战战兢兢往前走、前面依稀有些许灯火,步步为营的准备揭开“姓周桥”的秘密。

在“姓氏桥”中,以“姓周桥”的规模最大。约有70户住家,居民可能有千人以上。桥上看来似乎只有一个走道,其实在走道旁还有一些分叉路,探头向内探望,似乎还有出口,也许走进内部,可有另一道风景。这里的木屋结构很紧密,每一间屋子的间隔不同,有些屋子相当大间、有些小间,但可看到有堂房、灶房、餐厅、卧室,亦有些小型杂货店,可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所需。我似乎看到有几个外劳的面貌,心中祈祷“姓周桥”不可给外劳占据,不可沦落像吉隆坡茨厂街的情况,已失去原有的华人市场,已变成外劳市场了。

走着、走着、灯火突然暗了,迎面走来几个回头的游客,向他们探问。原来前方是一座庙宇,这时发觉周遭黑漆漆,突然天上洒下几滴雨点,我们不敢往前走,决定往回头路了。

“姓林桥”进口处
“姓林桥”的街景
离不远处,就是“姓林桥”。在“姓林桥”进口处,微弱的灯光,就如在叹息人生如梦,悲叹没落的家园,如此萧条。。。。更显出这一宗族村落的没落。这“姓林桥”的木屋,只是单边的建筑物。因此这里的屋子大门面向大海,村落的木桥板受到岁月洗礼,早已伤痕累累,这儿只剩残余几户人家。屋前摆放几张破旧躺椅,堆着几盆不知名的植物,路灯暗淡。这时,有一位穿着纱笼的阿嬷,赤着肩膀。躺在躺椅、吹着海风,悠闲地乘凉。她的脸上虽然有岁月的痕迹,但目光柔和、脸庞展露知足的笑容,与世无争的表情,是多少人的追求。。。。。。。

“姓氏桥”展现淳朴的风貌。数十年不变。也在这里感觉怀旧的气息,虽然经过几代人的历史演变,这些水上人家的生活,将成为今日槟城独有的文化,也让游客了解到宗族在华人社区的重要,让后人了解先辈南来奋斗的精神。

今晚,我只能走马看花的逛一逛“姓氏桥”,不能真正领略“姓氏桥”的风貌,也无缘在夕阳下欣赏归帆点点的情景;但入夜的“姓氏桥”还是让我难忘,也许是机缘巧合,让在尘世打滚的都市人,反省为何自己要如此“忙”呢?为何不能学“姓氏桥”的老居民,悠哉的追求淡泊的生活,是不是要调整生活节奏,多欣赏周遭自然的景物,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为自己而活呢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

一样的天空、不同的角度、云儿也变了

槟城的晨曦
槟城理科大学校园的一片蓝天白云
槟城理科大学草场的蓝天白云
槟城理科大学草场的一片蓝天白云
槟城理大:站在相同的位置,
角度不同的蓝天白云(一)
槟城理大:站在相同的位置,
角度不同的蓝天白云(二)
槟城理大:站在相同的位置,
角度不同的蓝天白云(三)
槟城理大:站在相同的位置,透过两棵古树中间,
角度不同的蓝天白云(一)
槟城理大:站在相同的位置,透过两棵古树中间,
角度不同的蓝天白云(二)
槟城理大:站在相同的位置,透过两棵古树中间,
角度不同的蓝天白云(三)
槟城理大远处遥望“槟城的双峰塔”-
角度不同的蓝天白云(一)
槟城理大远处遥望“槟城的双峰塔”-
角度不同的蓝天白云(二)
槟城理大远处遥望“槟城的双峰塔”-
角度不同的蓝天白云(三)
槟城理大远处遥望“槟城的双峰塔”-
角度不同的蓝天白云(四)
槟城理大远处遥望“槟城的双峰塔”-
角度不同的蓝天白云(五)
槟城海边风雨来临情景(一)
槟城海边风雨来临情景(二)
槟城海边风雨来临情景(三)
多变
无法预测变化
是我最爱
寄托我的思念、梦想、解忧的良伴。

曾何时,爱上了蓝天白云。

小学时,更是傻到对天上白云变幻莫测的图像,充满幻想,更对这些虚无的图像,当作心中的偶像。每回走路上学或放学,都爱抬头仰天,观望蓝天白云,指指点点、幻想自己是那多变的云,一会变成高山、一会变成美貌的仙女、有时变成汹涌的波涛。。。。。儿时心中的难题,都因寄托在云儿中,忘却烦恼,童年就过得如此快乐。虽然家庭经济不是富欲,但脑海里心中的希望、欲望,都常常向云朵倾诉,但所求的都没超出本分,因此都能心想事成,童年的生涯却是如此快快乐乐、从无烦恼、多开心、多写意。

中学时,搬迁到马六甲,家门前却是一大片稻田,视野所触及的,是辽旷的天边,更让我更接近那喜爱的蓝天。每天吃饱晚饭,总爱坐在门口的石墩上,与妈妈遥望远处飘着的晚霞、更爱观赏年末南飞的雁儿,一字或人字式的在天空自由飞翔。那成群的雁儿,展翅高飞,归家似箭的画面,更让我对家的眷念,依偎在妈妈的身旁,心中郁闷或读书的压力,就会一扫而空,妈妈柔软的手,总爱轻抚我的短发,如今还历历在目。那时每天,我都快乐的迎接新的一天。

毕业后,投身社会,与“忙”字打交道,也不知何时,为生活理想奋斗,几时放弃观云,自己也不察觉。。。。。

当调职到偏远地方工作,每天天蒙蒙,驾着车子,奔驰路上;黑色的天空伴随自己,渐渐天空转变鱼肚白的天色,越过空旷的田野,天边的嫣红的云彩,迷人的、诱人的云朵,飘在天上,接着蓝天白云也展现了眼前。。。。。

黄昏时,虽然身心劳累,但驾着车子,听着收音机的音乐,车外天空多是好天气。。。。也许上天怜悯我,在偏远工作时,每天上班或下班,却很少碰过乌云满天的情景。周而复此,自己也又常将心中的不满、快乐。。。。。都对天上的云彩倾诉和分享,热爱每一天。

最近,因工作和家事,分去我好多时间,也没有闲情雅致,与云儿诉说、分享。。。。
更对处理一些事情,对人性、对某些人处事态度、心中很不认同、很不满、心中从未如此伤心、如此委屈。。。。。。这时,是我一生中处理事情充满埋怨、无助,心里已开始对自己的修养产生疑问,是不是自己已老了?自己开始变成“怨妇----埋怨的妇人”,怨妇这两个字眼,却是我最不爱的名词,为何自己会与此词沾上关系呢?更感觉自己对虚伪的人性,充满疑问、不满。。。。

恰巧抽闲到槟城理科大学出席侄女的大学毕业典礼,也让我透透气、解解闷。。。。。
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坐在泳池边,抬望天空,那喜爱的蓝天白云,又像对我欢笑,我对那久别重逢的“白云”,充满怜爱,疼惜,“她”如此吸引我,心中的郁闷,也顿时一扫而空。脑子开始思考。。。。是不是我要转变生活方针?人生是不是要如此“忙”? 如此为他人“生活”呢?

走在槟城理科大学的校园,抬起头,所看到的天空,都是蔚蓝的天空,团团白云,犹如棉絮,让人感觉云朵是如此软绵绵,如此柔软,恰是多情的情人温柔的言语;也像母亲关怀的叮咛,如是温暖、如是窝心,更令人陶醉。。。。

拿起相机,随缘拍下。。。在同一地点,只是左右换个角度,一边是槟城理大空旷的草场上,抬头望上的天空,另一边的天空却是从两棵古树的中间,拍下的另一个角度天空的景色,发现在这一边出现是晴朗的蓝天;另一边古树中间的天空却是令人窒息的阴霾。令人透不过气。。。。。

顿时,让我省思、顿悟:原来任何事情都有两极。同一个空间的“云儿,用不同的角度去观赏,展现人前,都会出现两种局面,让人产生误会,本是晴朗的天空,但在另一个角度观看天空的云彩,却变成快要下雨的天空呢!

任何事情的处理,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环境,处理的手法,都会有不同的局面出现。为何我自己将自己的处事方法,放在他人的身上,而要求每一个人,要和自己一样,用同一种方法去处理呢?弄得自己不开心、自己郁闷,得不偿失。也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方针呢?心中也渐渐放下、放下。。。。。。

自私自利本是人的天性。坐在上司级的位子,都爱给意见;更有些人不做事,却爱指指点点,这都是一般人的天性。反正提供意见,只是从嘴里说出来,没伤害任何人,做到、做不到,与我无关,但身为下属的,就可惨了,为了这些不懂事情处理的人,一时呈个人的口快,就让下层忙昏头了。这些局面的出现,就如天上的云彩,不知何时会变晴天、何时会变阴天、何时是万里无云,让人无从适应、无从跟从。

我是否该学学云儿,如此善变,让人难以捉摸。但自己知道这只是自己心中的想法,现实的我,是无法改变自己的特性,去奉承、去敷衍别人。喜怒于形色是自己最大的致命伤,所以我宁可尽量自己处理大小事情,也不假手于人,更不喜欢摆个上司脸庞,去指挥下属为自己办事,所以从不计较工作,只求工作完成的满足感,这也许在这种情形下,工作量自然而然地增加了,同时,在处理事情时,也觉察人性的虚伪。。。。。。

因此,自己每天在忙时,心里就会暗中嘀咕,为何不学云儿,如此潇洒、如此自由、更不理旁人的嘲讽、赞许、自己却逍遥自在的在空中翱翔、做个我行我素的“云儿”吧!但在这世上,每个人环环相连,更不能独善其身,如何可以我行我素呢?尤其情绪起伏如此大的我,往往会受到周遭人的影响,让心情多变,也偶尔加入红楼梦的“林妹妹”行列,变成多愁善感。但我知道,这种现象,只是短暂的,因我还是对人生,是积极的、是充满希望。

天上的
云儿、云儿、
你令人又爱、又恨、

我知道
不管你如何变、何时变、怎样变?
你将是万人的焦点。

虽然我不能学到你的多变,
我相信
你的可爱一面
永远是我最爱---
蓝天白云。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4年10月13日星期一

飘香的姜花

姜花(一)
姜花(二)
姜花(三)
姜花(四)
姜花(五)
姜花(六)
姜花(七)
姜花(八)
去年前任上司特送一棵像班兰叶的植物给家姐栽种。两位爱花人交头接耳的互将种花心得交换,彼此惺惺相识。

前任上司送给我,是因为她疼我、惜我;知道我去年为家事与公事忙,怕累坏身体,我的人一日比一日瘦。她特说此花香气扑鼻,有镇压神经的功效。

家姐也疼惜我,特将此花种在我的房间窗边,希望这棵像班兰叶的姜花的花香,能够纾解我的郁闷、压力。。。。。。。

我们姐妹俩日忙、夜忙,对此姜花之事,随着时间,渐渐淡忘。。。淡忘。。。。

前几天,随意望去窗口,眼前一亮,那好大朵的白花,吸引了我。我就走去院子,想目睹这花的风采。未走近花旁,一阵阵清幽的香味,缓缓随风飘送,本是郁闷的心情,也顿时开朗。

喜悦、欢欣、朝气、热爱生命的感觉也在脑子发出讯号。感恩我的前任上司,送了这株姜花,更感恩家姐悉心栽培,让满室花香。。。。

姜花,又名野姜花,是襄荷科姜花属的淡水草本植物,高一至二米,可种地上或盆栽。
它又称蝴蝶姜、白蝴蝶花等。它的原产地在亚洲热带地区,印度和马来西亚的热带地区。这类花大约在清代已传入马来西亚,也是古巴特选此花为国花。

欧美国家又把姜花称作“蝴蝶百合”,因白花恰像纯洁的百合花。它的一个花苞开出五。六朵洁白泛黄的花儿。每朵有三片花瓣。

这些在花柱上的花儿,宛如翩翩白蝶,聚集在翡翠簪头,从朝到暮,喷放清香。每年在5月至11月,姜花就开花了。如果将姜花植物置放在室内,那清香的花味,可做天然的室内空气清新器。

姜花的地下茎横生而且具有芳香,形状如姜块。姜花的长叶子形状椭圆披针形,叶子长度约40公分至50公分,叶片宽7公分至12公分。叶子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具长毛,没有叶柄,叶脉平行。

花絮顶生,密穗状,有大型的苞片保护,每一花序通常会绽开1015多花。姜花的颜色有白、黄、红与橙等色。

姜花也是一种不耐寒植物,它喜冬季温暖、夏季湿润环境,抗旱能力差。当姜花生长初期时,喜爱半阴的气候;生长旺盛期,就需要充足阳光。土壤必须肥沃,保湿力强,姜花才会长得茂盛。

姜花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特色植物,它可以当盆栽种植,十分幽雅美丽,对空气有很大的洁净功能。如果置放在办公桌或家里,可以吸收电脑与电视的辐射源,就可避免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姜花还有预定的食用价值。它的花朵可以食用,是一种营养功效极大的保健菜品,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而且有诱人的香气,是近几年餐桌上的热销菜品。

姜花在工业上也有一定的用途,这种植物的提取物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姜花浸膏,是制作香精的重要原料。

姜花的根部可以入药,有温经止痛和解表发汗的作用,对人类的头痛、跌打损伤以及
神经性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的作用,也有活血化瘀的药用功能。

姜花全株都可食用,在傣族集中居住的地区,常常用这类植物的全株,治疗人们的愕血、尿痛以及腰痛等症状,是傣族的常见药品。据说它对气管炎和咳嗽和大便秘结等病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但是此花的耐看时间有限,如果在猛热的阳光下,在花序上的姜花,就会凋零地迅速。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发呆九个月,顿悟了。。。。

《张猛龙碑》技法精讲
《张猛龙碑》技法精讲(一)
《张猛龙碑》技法精讲(二)
《张猛龙碑》技法精讲(三)
已经握毛笔九个月,但是总是感觉所写的字都不像“张猛龙”的魏碑。。。

曾经在中学时代,老师说我的书法像“柳公权”体。。。

何谓“柳公权”体?不懂。

何谓“魏碑”体?不懂。

中学时代,最恨就是写小楷。那时候的作文,老师批改后,规定一定要用小楷誊写作文。当时,我作的作文特长,当誊写时,所花的时间很久。唉,这都是作文太长的缘故啊!心里就情不愿的誊。。。。。嘴里就嘀咕嘀咕地碎碎念。。。。多苦啊!

每一个星期的华文家课,就是周一、三和五交大楷二篇;周二与四交小楷两篇,不准放标点。那本小楷簿超大的。所用的字帖是高书小楷字帖。班上多数的男同学“视死如归”,宁愿被老师罚,也不交小楷。

我是很听话的学生,每个晚上眺灯夜写,一定如期交“小楷家课”。也许是这种原因,不知不觉培养我的耐力、独自完成工作的能力。当时是国民型改制中学,自己英语掌握不强,因此将大半的时间花在强化语文和历史、地理、数理科目上,对书法练习,只是为了交功课而完成。

爱中华文化,学艺术,这个念头本是存在心理好久,但迟不开始。。。。都为自己找借口。。看了一些所谓“名师”在网络发表,自学书法就是自己自寻自杀,必须拜“名师”学艺,三个月专心,等于三年这个理论,看了,心里更纳闷。。。。是吗?“何谓名师?”是追求名利的老师吗?我要追寻的是“明师”---- 那就是讲解明白,以身作则,使人明理的好老师,更是有实力的书法家。务实解决书法上的难题。因为我们在出世前,已是“闭眼投胎”,读书时也没权利选老师,现在在学习书法路途上,我们已经可以“睁眼投师”了。

自己曾是教育工作者---“为人师”,如今在“书法路径上,毕竟是“学生”。在寻师学艺问题一直在脑子转了又转,真得要拜师吗?

不是交不起学费,只是心里上的疑问?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又看了有些书籍记载:书法要写的好,除了每天练,本身的书品要好、人格也要有修。什么“字如其人”等论说,都在我脑子盘旋。。。。如果自己“敬师不道”肯定“学艺不精”,从这句活,我们了解我们如果没有折服的老师,怎样会有恒心和毅力去学好书法呢?

在深思:从前,许多书法家不是自己写、自己练,最后也成家了吗。可能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同,他们都是用毛笔书写,形成“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为了考取功名,也必须要写一手好书法。他们不是每天照帖临、照帖练,慢慢就成“家”了。同时,古代很多的文学家如苏东坡、黄庭坚、李白等学者,他们的文学修养多好、多高。真是令人佩服。

因此我寻寻觅觅,总是不拜师。。。。

终于9个月前握笔了。。。。也获得珍贵的礼物---《张猛龙魏碑字帖》。。。。。

照字帖自己乱写,没思考。。。因公事与家事两头忙。。。写出来的字随眼看,可骗自己,似模似样。静心仔细端详,字的结体已经是“跑位”了,惨不忍睹。。。。好可怕!因为自己根本不了解“意临”、“背临”。。。。只是一笔一笔照练。。。。。

可是我也每天懊恼,为何写不出字形的模样呢?每天对笔发呆。。发呆。。。又发呆。。。

也许自己资质差劲,又不明白“顿”、“提”、“按”之运笔方法,更不明白何为“逆锋”、“中锋“和”侧锋等运笔名称。首三个月,自己总感觉每一个字的起笔,或写完整个单字,笔画呈现很多棱角。对这个问题,询问无门,又不知如何将心中的疑问,去向书法界“前辈”表达出来,因此跌跌撞撞又过了一些时候。。。。。

每天对着“横”、“竖”、“撇”等笔画发呆,突然一天,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发现自己在起笔时,没有逆锋起笔。因为逆锋起笔,笔毛就会在转笔时,笔毛就被捺顺了,造成每一种笔画的起点就没有这么多棱角,这就不是如我们处事待人,都要有谦卑之心,不可以唑唑逼人的霸气。中国在道德上的熏陶下,多会以“忍让”来教导后辈,因此“百忍成金”、“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就不就是与传统的书法的逆锋起笔,有很大的关系呢?

接着,我又每天开始照帖临,但写出来的字自己都知道完全和字帖的字都不一样,为何?为何?对笔又发呆。。。又发呆。。。

为什么每一笔写出来的笔画,大小一样,感觉硬邦邦。。。。字形多不如我的硬笔字那么圆润、活泼。。。整个字被我写得死气沉沉,干巴巴的、一点都无生气、灵活。。。。。

又对笔沉思。。。懊恼。。。。

又无意间,又让我想通了,原来我握笔书写时,书写到转折时,笔管没有转动,走回“中锋”。。。。于是我又拿着毛笔书写转折和长捺时,在转动毛笔,转为中锋书写,发觉写出来的字比较好些。

这又继续写三个月了。我还是不满意,但又讲不出原因。今天早上,我又发现,原来我没有好好利用“顿”、“按”与“提“的原理,又没有分析字的距离,也就是字的结体。。。。唉,是不是自己“笨”、自己“自我”太重呢。

世人都是执着、有时又不肯放下身段去处理事情,所以很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到处碰壁。就不是如“书法”的顿、按与提的原理吗?

在这漫长的九个月自学书法的路途中,让我在人生过程中,了解很多事情,自已也“顿悟”了很多。。。。。

做起事来,没有这么急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像自己,做事那么快,那么投入。

一向处事都以“中庸”态度处理,“原则”很重。如今在这几个月,开始在学习放下“自我”、学习“忍”、学习“原谅”、更学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道我能够做到吗?

希望我能够从学习书法的道路上,能写出自认自己满意的书法,更重要是能让我“心平气和”的、不在“执着”、不将自己的准绳去衡量别人,这世上肯定没有同样的“我”,怎样能和我一样处事待人呢?

我如果学会放下多一点,不就会更快乐、更幸福呢!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4年10月10日星期五

符永刚博士题在汉画像石拓本上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后感

符永刚博士题在汉画像石拓本上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从未想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以汉画像石拓本书法形式表现出来,整幅作品显得如此古朴。

本是书法艺术门外汉,对书法的形式只是略懂皮毛。中国书法艺术浩瀚博大,但马来西亚书坛上,却很少书家以汉画像石作为书法表现。看了符博士的这一幅作品,也让我茅塞顿开,原来用拓本书写《心经》,是如此优美、淳朴、更有一种怀古风味的悠悠之感。

符永刚博士以他似魏碑手法的书风,雄健的笔力,将庄严的《心经》书写出来。这幅作品结构严谨,工整的排列,让诵读者以法喜之心,将心经轻易诵念。从处理作品的手法,可联想符博士处事肯定是一丝不苟、堂堂正正的一位学者。因书家常说:字如其人也!

从符博士选了一幅《华堂紫气开,有凤来仪》汉画像石拓本来书写《心经》,可推想符博士心中多想见到世上每一户、每一家都幸福满满,彼此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充满祥和之气,人间是一片快乐之土啊!

拓本中展现的画面是一间普通的民舍。这间屋子虽不是华丽美轮豪宅,但家内确可看到一对夫妇相敬如宾的互对和谐画面。彼此作揖的动作,从夫妻的举动,显示家庭融洽之感觉。这一整幅画和书法配合,纸上洋溢喜悦、阔达、安详和宁静的欢欣家庭的场面。

从符博士的小字的排列,每一行似乎排成一直线,每一个字大小似乎一样均匀,墨韵浓淡如一,虽无《兰亭序》书风的飘逸流畅;可是工整的排列,令人观赏时,庄重、肃穆、宁静、安详,这些感觉在心中慢慢油然而生。

符博士的书法功力无可厚非,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因他能够将260个字的排列如此整齐、安插进整幅汉画像石拓本内。这幅拓本和符博士的小字配合得如此绝妙、布局如此均匀、整首《心经》就如量身测量尺寸书写在整张拓本上,这证明符博士在书写前应预先进行总体设计,所以才有如此完美的画面。

如果将这首《心经》在电脑内,放大观看,观赏者会啧啧称奇,因符博士每一字的笔触如此细腻,整幅作品给人感觉浑厚、雄强、笔风刚健笔挺。同时,也看到每个字的结体、字形不一,其中有隶、行、楷、草等诸体的结合和融铸,是为自家法。整篇《心经》上的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当阅读时,就会联想到如同“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世界,以用布施”的法喜之心,将自己所学、所赚、所得的物资与学识去奉献于社会。这种“取自社会、回馈社会”无私精神能够发扬光大,这世界就是那么美好、幸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书写在拓本上,可算是其中一种最佳的书法表现手法,因汉画像石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丰富辉煌的艺术墨法瑰宝。

以下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思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