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3日星期一

发呆九个月,顿悟了。。。。

《张猛龙碑》技法精讲
《张猛龙碑》技法精讲(一)
《张猛龙碑》技法精讲(二)
《张猛龙碑》技法精讲(三)
已经握毛笔九个月,但是总是感觉所写的字都不像“张猛龙”的魏碑。。。

曾经在中学时代,老师说我的书法像“柳公权”体。。。

何谓“柳公权”体?不懂。

何谓“魏碑”体?不懂。

中学时代,最恨就是写小楷。那时候的作文,老师批改后,规定一定要用小楷誊写作文。当时,我作的作文特长,当誊写时,所花的时间很久。唉,这都是作文太长的缘故啊!心里就情不愿的誊。。。。。嘴里就嘀咕嘀咕地碎碎念。。。。多苦啊!

每一个星期的华文家课,就是周一、三和五交大楷二篇;周二与四交小楷两篇,不准放标点。那本小楷簿超大的。所用的字帖是高书小楷字帖。班上多数的男同学“视死如归”,宁愿被老师罚,也不交小楷。

我是很听话的学生,每个晚上眺灯夜写,一定如期交“小楷家课”。也许是这种原因,不知不觉培养我的耐力、独自完成工作的能力。当时是国民型改制中学,自己英语掌握不强,因此将大半的时间花在强化语文和历史、地理、数理科目上,对书法练习,只是为了交功课而完成。

爱中华文化,学艺术,这个念头本是存在心理好久,但迟不开始。。。。都为自己找借口。。看了一些所谓“名师”在网络发表,自学书法就是自己自寻自杀,必须拜“名师”学艺,三个月专心,等于三年这个理论,看了,心里更纳闷。。。。是吗?“何谓名师?”是追求名利的老师吗?我要追寻的是“明师”---- 那就是讲解明白,以身作则,使人明理的好老师,更是有实力的书法家。务实解决书法上的难题。因为我们在出世前,已是“闭眼投胎”,读书时也没权利选老师,现在在学习书法路途上,我们已经可以“睁眼投师”了。

自己曾是教育工作者---“为人师”,如今在“书法路径上,毕竟是“学生”。在寻师学艺问题一直在脑子转了又转,真得要拜师吗?

不是交不起学费,只是心里上的疑问?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又看了有些书籍记载:书法要写的好,除了每天练,本身的书品要好、人格也要有修。什么“字如其人”等论说,都在我脑子盘旋。。。。如果自己“敬师不道”肯定“学艺不精”,从这句活,我们了解我们如果没有折服的老师,怎样会有恒心和毅力去学好书法呢?

在深思:从前,许多书法家不是自己写、自己练,最后也成家了吗。可能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同,他们都是用毛笔书写,形成“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为了考取功名,也必须要写一手好书法。他们不是每天照帖临、照帖练,慢慢就成“家”了。同时,古代很多的文学家如苏东坡、黄庭坚、李白等学者,他们的文学修养多好、多高。真是令人佩服。

因此我寻寻觅觅,总是不拜师。。。。

终于9个月前握笔了。。。。也获得珍贵的礼物---《张猛龙魏碑字帖》。。。。。

照字帖自己乱写,没思考。。。因公事与家事两头忙。。。写出来的字随眼看,可骗自己,似模似样。静心仔细端详,字的结体已经是“跑位”了,惨不忍睹。。。。好可怕!因为自己根本不了解“意临”、“背临”。。。。只是一笔一笔照练。。。。。

可是我也每天懊恼,为何写不出字形的模样呢?每天对笔发呆。。发呆。。。又发呆。。。

也许自己资质差劲,又不明白“顿”、“提”、“按”之运笔方法,更不明白何为“逆锋”、“中锋“和”侧锋等运笔名称。首三个月,自己总感觉每一个字的起笔,或写完整个单字,笔画呈现很多棱角。对这个问题,询问无门,又不知如何将心中的疑问,去向书法界“前辈”表达出来,因此跌跌撞撞又过了一些时候。。。。。

每天对着“横”、“竖”、“撇”等笔画发呆,突然一天,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发现自己在起笔时,没有逆锋起笔。因为逆锋起笔,笔毛就会在转笔时,笔毛就被捺顺了,造成每一种笔画的起点就没有这么多棱角,这就不是如我们处事待人,都要有谦卑之心,不可以唑唑逼人的霸气。中国在道德上的熏陶下,多会以“忍让”来教导后辈,因此“百忍成金”、“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就不就是与传统的书法的逆锋起笔,有很大的关系呢?

接着,我又每天开始照帖临,但写出来的字自己都知道完全和字帖的字都不一样,为何?为何?对笔又发呆。。。又发呆。。。

为什么每一笔写出来的笔画,大小一样,感觉硬邦邦。。。。字形多不如我的硬笔字那么圆润、活泼。。。整个字被我写得死气沉沉,干巴巴的、一点都无生气、灵活。。。。。

又对笔沉思。。。懊恼。。。。

又无意间,又让我想通了,原来我握笔书写时,书写到转折时,笔管没有转动,走回“中锋”。。。。于是我又拿着毛笔书写转折和长捺时,在转动毛笔,转为中锋书写,发觉写出来的字比较好些。

这又继续写三个月了。我还是不满意,但又讲不出原因。今天早上,我又发现,原来我没有好好利用“顿”、“按”与“提“的原理,又没有分析字的距离,也就是字的结体。。。。唉,是不是自己“笨”、自己“自我”太重呢。

世人都是执着、有时又不肯放下身段去处理事情,所以很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到处碰壁。就不是如“书法”的顿、按与提的原理吗?

在这漫长的九个月自学书法的路途中,让我在人生过程中,了解很多事情,自已也“顿悟”了很多。。。。。

做起事来,没有这么急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像自己,做事那么快,那么投入。

一向处事都以“中庸”态度处理,“原则”很重。如今在这几个月,开始在学习放下“自我”、学习“忍”、学习“原谅”、更学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道我能够做到吗?

希望我能够从学习书法的道路上,能写出自认自己满意的书法,更重要是能让我“心平气和”的、不在“执着”、不将自己的准绳去衡量别人,这世上肯定没有同样的“我”,怎样能和我一样处事待人呢?

我如果学会放下多一点,不就会更快乐、更幸福呢!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4年10月10日星期五

符永刚博士题在汉画像石拓本上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后感

符永刚博士题在汉画像石拓本上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从未想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以汉画像石拓本书法形式表现出来,整幅作品显得如此古朴。

本是书法艺术门外汉,对书法的形式只是略懂皮毛。中国书法艺术浩瀚博大,但马来西亚书坛上,却很少书家以汉画像石作为书法表现。看了符博士的这一幅作品,也让我茅塞顿开,原来用拓本书写《心经》,是如此优美、淳朴、更有一种怀古风味的悠悠之感。

符永刚博士以他似魏碑手法的书风,雄健的笔力,将庄严的《心经》书写出来。这幅作品结构严谨,工整的排列,让诵读者以法喜之心,将心经轻易诵念。从处理作品的手法,可联想符博士处事肯定是一丝不苟、堂堂正正的一位学者。因书家常说:字如其人也!

从符博士选了一幅《华堂紫气开,有凤来仪》汉画像石拓本来书写《心经》,可推想符博士心中多想见到世上每一户、每一家都幸福满满,彼此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充满祥和之气,人间是一片快乐之土啊!

拓本中展现的画面是一间普通的民舍。这间屋子虽不是华丽美轮豪宅,但家内确可看到一对夫妇相敬如宾的互对和谐画面。彼此作揖的动作,从夫妻的举动,显示家庭融洽之感觉。这一整幅画和书法配合,纸上洋溢喜悦、阔达、安详和宁静的欢欣家庭的场面。

从符博士的小字的排列,每一行似乎排成一直线,每一个字大小似乎一样均匀,墨韵浓淡如一,虽无《兰亭序》书风的飘逸流畅;可是工整的排列,令人观赏时,庄重、肃穆、宁静、安详,这些感觉在心中慢慢油然而生。

符博士的书法功力无可厚非,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因他能够将260个字的排列如此整齐、安插进整幅汉画像石拓本内。这幅拓本和符博士的小字配合得如此绝妙、布局如此均匀、整首《心经》就如量身测量尺寸书写在整张拓本上,这证明符博士在书写前应预先进行总体设计,所以才有如此完美的画面。

如果将这首《心经》在电脑内,放大观看,观赏者会啧啧称奇,因符博士每一字的笔触如此细腻,整幅作品给人感觉浑厚、雄强、笔风刚健笔挺。同时,也看到每个字的结体、字形不一,其中有隶、行、楷、草等诸体的结合和融铸,是为自家法。整篇《心经》上的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当阅读时,就会联想到如同“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世界,以用布施”的法喜之心,将自己所学、所赚、所得的物资与学识去奉献于社会。这种“取自社会、回馈社会”无私精神能够发扬光大,这世界就是那么美好、幸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书写在拓本上,可算是其中一种最佳的书法表现手法,因汉画像石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丰富辉煌的艺术墨法瑰宝。

以下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思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4年10月8日星期三

符永刚博士题汉画像记的作品观后感

符永刚博士题汉画像石记的作品

无意间看到符博士题写在汉画像石拓本上的作品,心中震荡,原来中国书法创作还有如此表现形式。拓本上的图画犹如图腾,这对艺术门外汉的我,原先却不知道汉画像记的来源,看完博士的小字记载,现在些少对此艺术有些开窍。

仔细深读符博士作品中的细腻的小字记载:
汉代留给中华文化极其丰富辉煌的艺术墨法瑰宝。其中画像石尤其精彩绝伦。其艺术风格朴素雄浑奔放,而且无论是处理大场面人物群像或独幅画面皆神情生动。善于处理巨幅和小型画面构成画像石常见之题材,为社会有关各种活动。农耕、放牧、狩猎纺织。车马、出行、谒见幕府宴饮、庖厨、乐舞、百戏、宣扬忠孝节义故事、神话、忠臣孝子、节妇烈女、古圣贤、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奇禽异兽、龙凤吉祥、日月星辰、画像石集、绘画与雕刻、为体之特殊艺术形式,其形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艺术家们通过对现实深厚观察创造极富生命力和真实感之伟大艺术品。(癸巳初春符永刚识)

这上段文字记载是从符博士题汉画石原记作品载录,才知道汉画像石的内容,和当时的社会民间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符博士的这些小字眨眼一看,似乎凌乱、虽不娟秀;但仔细欣赏,却不然发现每一行的字数不均衡,但排列工整,墨色均匀。每一句旁的小红句号圈得“细圆”,特清新顺眼。令读者阅读时,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立即可以迅速将全文轻易读完,是符博士的书法风格无疑。

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构石。这种艺术是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这些建筑物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丧葬艺术。
汉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汉画像石制作工序大约分成七个工序,那就是:-
第一工序:
丧主或死者亲友雇请“名工”或“良匠”承担画像石建筑和墓室、祠堂的设计和建造任务。这些工匠集团多是同乡或亲友组成。这种的同乡或亲属情缘关系,有利于汉画像石的制作技术的传承和提高,并且可保持彼此的团结和稳定,迅速将工程完成。

第二工序:
雇请的画匠就是制作的工匠。他们到附近的山上挑选开采石料。所选采的石料,必须是适合雕刻、石质细腻的优等石材。

第三工序:
石匠根据建筑的设计图对选取的石料进行加工,让石料变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构件。

第四工序:
在工作中“画师”和“石匠”必须密切配合。“画师”在磨制平滑的石面上,用磨和毛笔以准确有力的线条绘出画像的底稿。这一种“底稿”工作功力优劣,会影响作品成败优劣的工作。这些手艺高超的画工一定要有绘画的技巧,并且对施工建造本身的结构了如指掌,也对每块石材究竟是建筑上那个部位的构件,应画什么题材内容的图像,都做到掌握拿捏到家的工夫。

第五工序:
现在轮到石匠必须严格按照画师在石面绘制的墨线画稿,进行用凿、錾等工具刻出图像,使其具有凹凸的立体效果。

第六工序:
石匠们将雕刻好图像的石材,按照设计图拼装成墓室、祠堂等石结构建筑。

第七工序:
最后的工作时画师对石结构上刻好的图像,施彩着色。使之具有帛画和墓室壁画同样的视觉色彩效果。

汉画像记在中国分布地域很广,主要分布区有四个中心,那就是:
(一)河南南阳、鄂北区
(二)山东、苏北、皖北区
(三)四川地区
(四)陕北、晋西北区
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等地区,只发现零星汉画像石。
而当时的河南南阳、鄂北区、山东、苏北、皖北区和四川地区是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陕北和晋西北区在东汉顺帝以前是北方边防重地。这些原因,造成这些地方产生很多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墓主常将心中喜爱的生活方式的物资基础,崇尚财富观念,将心中的梦想,移植到墓园设计。所以墓园的图案多出现:迎来送往、车辆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乐舞杂技、钟鸣鼎食、六博对弈、驰逐狩猎、捕鱼田猎、亭台楼阁。从这些图像,可反映出墓主生前拥有各种财富资产情况。

第二类内容是历史故事。
汉代先民善于思想和崇拜,虽然皇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社会上新儒学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道家思想和民间宗教也十分活跃。人们接受儒学思想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君孝亲的伦理道德束缚的同时,在对贤君明臣、贞洁烈女的顶礼膜拜的同时,也对成神为仙充满幻想,对天地山川等自然之神也是尊崇有加。他们认为万物有灵,对从天上到地下的一切神灵都是非常敬重。因此汉画的艺术中可以看到这些内容记载,让后世对汉画艺术之“深沉博大”赞叹不已。

第三类内容是神仙世界
在汉画像石中有很多内容是描述神仙世界。从这些画像内容,可表达墓主希望死后能升仙和享受仙境生活的强烈愿望。所以汉画中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相交)四神,有传说中的烤石造人、炼石补天、创造天、地、人的始祖女娲,有伏羲、女娲人首蛇神相交、有王兔捣药、神兽守鼎、西王母与东王公、有随车出行的九头人面兽---开明兽,也有三足马、九尾狐、灵芝、麒麟、天神羽人,奇禽异兽等。为了死后能够得到升仙,充满想象力的先民把龙、虎、鹿等神奇动物作为升仙的的骑乘工具。这种仙境生活实际上就是墓主生前生活的延伸和继续。

总括,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这些汉画可说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和文献。同时它描绘的扑朔迷离的宇宙,令人震撼,可是时代的产物。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因此在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一幕幕的慷慨雄壮的历史剧。汉画像石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沃土中萌芽、发展成一株艺术奇葩。

汉画像石成为典型的丧葬艺术,它表现的主题是生者祭祀,悼念死者的永恒悲剧题材。但在艺术表现上,汉画像石并没有将死亡描绘得凄凄惨惨,悲悲切切,而是充满了对未来、对生命的乐观与渴望。

因此,汉画像石可称得上是古典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在此,也可以从丧葬艺术中,了解、正视和尊重社会礼制和风俗,也可看到当时祭祀祖先的场面的真实而又细致的描绘。

汉画像石与今天的图案相比,论造型等是不下于时下的创意表现。虽然拓印本多是墨色,也有一些用朱砂拓成的拓本。这种艺术形式能深深烙印在每个观赏者的心中,令人震撼,是中华文化的丰富辉煌的艺术瑰宝。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4年9月25日星期四

2014年春晚《真的想回家》观后感

网址:

(这首歌是学生传来,触动我对父母的思念。。。。。也希望在远方工作的游子,如有时间,常回家看望父母,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遗憾终身!)

没有华丽的衣服,
没有美丽的辞藻,
只有真实的感情,

脸庞浮现真诚的笑容,
动人的真挚、厚实声音,
触动内心深处,

敲醒子女们,
思念家的温暖、菜饭的芳香,
如此沁入心脾、泪眼满眶,

字字叮咛,
醒世良言,
父母恩情永不忘,

叮咛。。。又叮咛。。。。
老套、啰嗦。。。。。但
挂念、想念、总在不言中。。。。。。


歌词如下: 
妈我又一年没有回家
想你的也多想说说心里话
把你的身体现在好吗
以前是我不听话让你操心啦
爸你的酒不要再喝了
烟也戒了
寄给你们的钱
不要不舍得花
我现在一切都挺好的
不要对我再牵挂
我已找到心爱的她
马上就带他回家
真的想回家陪陪爸和妈
吃一口妈做的饭菜
多少回味呀
真的想回家陪陪爸和妈
时光匆匆慢些吧
你们头发都白啦
真的想回家
爸你的酒不要再喝了
烟酒戒了吧
寄给你们的钱
不要不舍得花
我现在一切都挺好的
不要对我再牵挂
我已找到心爱的她
马上就带他回家
真的想回家陪陪爸和妈
吃一口妈做的饭菜
多少回味呀
真的想回家陪陪爸和妈
时光匆匆慢些吧
你们头发都白啦
真的想回家陪陪爸和妈
你们辛苦一辈子
为了这个家
真的想回家陪陪爸和妈
回家的路并不遥远
我现在就想出发
真的想回家
现在就想回家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4年9月9日星期二

貌不扬的魅力小白花







家大门边默默生长的纯白小花,真是不起眼、貌也不扬;可是“她”从不理别人的眼光,孤芳自赏地生长。不知何时绽放小小的花蕾,转瞬间,朵朵微小的小花静悄悄开了。

这一种小花,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她”不与百花争艳,也不知道几时冒出花蕾,继而开放朵朵白花。“她”那迷人独特的气质,只有让会欣赏的知音人去寻觅、去独赏。

本是一小棵的植物,经过惜花者悉心栽培,这一棵不起眼的植物,长得茂盛、青绿。

家中院子的这一株小花长得特别茂盛,家姐也没用特别的花盆种植,随意将“她”栽种在不起眼的漆桶。“她”在我家,不知何年何日起,就与我们一起生活,渐渐变成家中的一份子,朝夕迎送我们,“她”每天展露迷人的笑容,让我们充满喜悦地心情,迎接每一天的挑战。

这一棵可算“水性”的植物,不知何故,家姐却特别置放在我家入口处,让“她”默默生长,陪伴家中每一位成员,早出晚归作息生活。

几时“她”长大了。。。。。。家人也没察觉,但“她”却独自在铁门旁,昂起头,趾高气扬的“笑傲的注视”过往路人的人生百态,“她”不理别人对“她”的批评,认为“她”出生低微,窝在不起眼的盆里;但“她”独特的气质,摄人的傲气,淡淡的幽香,不知为何,路人或造访的友人都会将欣赏的眼光投在“她”的身旁,接着,都会轻轻地触摸“她”翠绿叶片,然后就会以赞许的口吻,询“她”的来龙去脉,为何“她”如此得天独厚的“肥沃”?

“她”的迷人风采,会夺走姿彩炫目的花儿。“她”的随遇而安的生长状况,也令人刮目相看。“她”不需肥沃泥土,只需沙石,些许水分,天然的阳光,就慢慢茁壮成长。如此简单的生活,是不是令人羡慕不已呢?

这一棵白色小花,让我上了一堂人生宝贵的一课,尤其最近心情超差,从未对周遭事件处理没信心、懊恼。。。。。。心情患得患失,常常将身旁财物“落了”,开始怀疑自己得了“老人痴呆”症了。但今早一起,走出家门,望了铁门的“她”一眼,看“她”悠然独站铁门边,不管别人对“她”投来的鄙视的或赞赏的眼光:“她”还是“她”,我行我素,风采依旧,默默的呼吸新鲜的养分---阳光与空气,如此写意、如此潇洒。。。。叶片随着温暖的微风,轻轻摇拂,多逍遥、多写意啊!

为何我不能与“她看齐,将心中的苦闷与懊恼,抛之脑后,重拾自己的信心、乐观信念,去面对生活上所发生不如意的难题,再笑傲江湖呢?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4年9月1日星期一

点线苦乐

书法基本笔划图(谢谢分享)

书法基本笔划图(谢谢分享)

“横”笔划写法(谢谢分享)


“撇”的写法

"竖弯钩”写法

中国的汉字都是由点线构成。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如要写好汉字,就必须照字的的书写结体,照笔画的先后形成。每一个汉字都由字的笔顺先后结合而成,其特性都是单独、并以方块为特性,因此,汉字又称“方块字”。

每一个书写汉字的人,都会将简单的点、横、竖、撇、捺,转折结合成字。

我们别小看这简单的六种笔划,对“这些点线构成的笔画”掉以轻心,蛮以为简单的笔画,肯定容易控制处理,如无亲身经历体会,根本不知道看是简单的笔画,如要用柔软的毛笔书写,是一种很难控制的书写动作,要将字表达真善美的境界,更是要假以时日,才能成功!

书法家能控制自如的书写一手好书法,完全是经过时间的印证和磨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速成班的成果。他们的成功,都是经过一番耕耘,才有他日的成就。

如果自己完全没有下功夫去认真书写,所写出的作品,肯定是表面的华丽,只能欺骗外行人,经行家一评定,字的“结体”,“力度”、“墨韵”、章法,就会在“照妖镜”的法力下,原形毕露,不堪一击!

自己就是那样懊恼,为何自己写不好“书法的点线”;自己在摸索。偶尔对着“笔毛”发呆。有时,又呆呆地看着字帖上的范字,又对照自己写的字,越看越不顺眼,气恼时,将写好不满意的字,顺手捏成一团,抛进垃圾篓。。。。。。但气消后,又再继续写。。。。。

睁大眼睛,看着不起眼的较稀或较密的笔毛,真让我苦恼!到底笔毛”,为何调皮、不受教,让我不能控制,无法驾驭,让我对“你”有气又恨,为何不能将书写的“你”的美态表露无遗。

每一次书写,心里都在骂自己,为何手不灵活,将“点”写得如此笨重,圆方无法表现,唉。心里纳闷啊、懊恼!是不是老了,手脚不灵活,才不能将字,依样画葫芦。或者,自己杂念太多,无法定心、更不专心,不能将每个字的结体、构造,牢牢记住,这也许是自己不能写好的最大的致命伤吧!

写“捺”时,心里更加苦闷。书法家将“捺”的笔画,只是顺手挥洒。轻轻一捺,不是完成了吗?但自己却笨手一出,不是太长就是太短;或者,将那“捺”写成肥大,唉!好苦啊!

真得犹如“字”如其人,長捺太长,是不是做人处事太不懂收敛,太嚣张,也造成光芒毕露,遭逢嫉妒!自己好想学小李飞刀“李寻欢”的用锋利刀子,大刀阔斧,将“捺”切断,就不会如此碍眼了,可以吗?真恨自己学艺不精,弄得青丝渐白,心烦气躁,唉,叹气连连!

有时“捺”不受控制,却写得畏头畏尾,形如胆怯如“”,为何?为何?只怪自己笨手不灵活,才会有此感触!

这些举例只是一个小例子,也让我从学写字时,所碰到的难题,联想到我日常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不媒而合。很多书写上的难题,自己必须静心去解决,揣摩;人生路途中,很多生活、职场所遭遇的难题,也是要自己解决。

学写字,除了自己认真、专心、勤劳,能得“明师”指导,一定会受益良多,更能事半功陪。也如人生旅途中,要成功或写意过一生,除了得到家人的支持,自己的奋斗;还要有老本、老友,才能如愿以偿的达到自己的理想和过着平淡写意的生活了!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4年8月28日星期四

悼念嫂嫂往生

水灾后晒书

水灾后晒行李袋
                      每回看戏,戏里的情节,好多不幸的事件发生巧合,配合得天衣无缝,
           我都当戏观赏,心里感觉世事有如此巧合吗?


《屋漏更逢连夜雨,船迟偏于对头风》这句话读了,都认为,任何接二连三的倒霉事发生,只有在戏内发生,都是编剧编出来,吸引观众;或是写作时,所用的词语。
但这回却发生在自己身上,才开始坐下深思,我太天真。太乐观,总认为这世上都是布满美好事件,不好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做任何事情,都抱着一定成功的信念。。。。。。好幼稚、好乐观,真是不知“愁“如何写!
家中亲人突然病危,匆匆赶下首都见他最后一面。风尘仆仆,满腔愁思,坐在车里,心中悲酸。。。。
星期三(2014814日)傍晚7:00,匆匆搭车,手中忙拨电话,联络侄女,嫂嫂病情如何?抵达TBS总车站,匆匆搭地铁,到蕉赖地铁站,转乘德士,赶去国大医院。这时见到满脸忧愁的侄儿女,进入病房,躺在病床的嫂嫂,已经不能说话了,他满脸痛楚,脸上的苦痛表情,如今深深烙印在脑海,让我们亲人看了,很是难过。
医生早前告之,嫂嫂的癌症细胞已经扩散,造成肾衰竭,他已经不能排泄了,他的肚子越来越涨,满身毒素,造成他呼吸困难。医生与哥哥商量,嫂嫂已经病入膏方,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能力。哥哥和侄儿女已经商量好,希望医生尽能力。将病人的痛楚,减到最低程度。家人同意,替嫂嫂注射吗啡针。
2014815日(星期五)早上,我、姐姐、两位侄女和侄媳妇很早起床,我们去吃早点,吃了早点,突接哥哥电话,嫂嫂已经断气,但心脏还未停止,我们马上驱车赶到医院,两位侄女和侄媳妇冲下车,赶去病房,见嫂嫂最后一面。我把车子驾到停车场停放。
当我踏入病房,看到嫂嫂的病床,已围绕着哥哥、侄儿女。侄媳妇,每个人压抑悲伤、满脸悲伤,不敢嚎哭,默默目送嫂嫂的最后一程。我和姐姐也加入行列,心中默默念“阿弥陀佛”,希望嫂嫂“一路走好、早登极乐”! 
家中长辈,个个长寿,很少面对生离死别的场面。也没处理殡葬仪式。这次让我成长,我发觉虽然我很伤心,但眼泪却不会奔流而出,我本是易流泪,自己也怀疑为何我如此镇定和平静。我心里知道,如果我嚎啕大哭,侄儿女一定不能支持,这殡葬一定会给我弄砸---乱七八糟。我一定要坚强,才能把葬礼办得好,这是为嫂嫂做得最后一件事。
这三天我不知道如何过完。当星期日晚回到马六甲,一踏入家的大厅,如常般的干净。但进入房间,发觉地上布满水迹,心中已开始不安,已知道不妙的事----水灾发生了。因马六甲的侄儿早已通知,马六甲在15日凌晨四时,发生水灾,很多地区浸水。
开了偏厅的门,厨房也是积水。三房、二厅也是水痕。。。。。
不幸中的万幸,只有留下的积水,地上没有淤泥。。。。。
床底下的藏书,也被水淹没;手上一握书本,湿淋淋;软绵绵,每一本书都面目全非。。。。。
一袋袋环保袋盛装的“古申布和“旧衣”的下场,也是与书本面对相同的遭遇湿淋淋啊!提起环保袋,污水滴滴落下,打开袋子,都是湿透的衣服和窗帘布和古申袋。
感恩姐姐的无私疼爱,帮我清理灾后的家。我们终于将浸水后的“废物“清除了,心中的哀愁也因忙绿,暂时搁置一边。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五十年没有浸水的家园,也会浸水。是不是嫂嫂已这种方式向我们告别。虽然心中不忍、不舍,但我们还是要强忍痛苦,因逝者已去,我们要生存。。。。。必须勇敢。。。。
希望嫂嫂早登极乐。。。
灾后的家,面目全非。珍藏的书籍,完全被水浸透了。心里心痛、心酸,忍着泪水,大刀阔斧地将教科书,当废纸,送去环保公司贩卖。这也让我下定决心,不在教书了。也让自己尝试新的职场,新的嗜好,再向自己新的目标迈进。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场水灾,也算我花甲之年的转戾点,更让我下定决心,立定目标,与教育界暂时说声告别,也许这是上天要我尝试另一种生活啊!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