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星期三

符永刚黑白的“清风明月夜”(癸巳年中秋雅集)














符永刚黑白的“清风明月夜”(癸巳年中秋雅集


从未看过符博士的中国画。他的画风比较西洋风味。画都是充满喜悦感、热情澎湃、拥有热带风情,色彩缤纷艳丽的情调。

在在美好的节日里(癸巳年中秋雅集),他特别画了黑白分明的中国画。题目确是“清风明月夜”,总觉得博士这幅画是一首未完成的无言诗,意境未完。。。。。。。感觉上应该有下联。
他动笔就勾出一只独站枝头的鸟儿,鸟儿孤单照在树梢上,让人感觉世上难寻知音人,特别是在艺术界里,有才华的书艺者,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才修得正果,孤独之感油然而生,悲戚之情怎会在这良辰美景出现呢?也许作者曾经在创作途径中身同感受,让感触透过画纸传达出来。

但孤独的鸟儿站在树梢映入画面,形影孤单,那种怀才不遇、高处不胜寒和无敌最寂寞的感觉,就会涌入你的思潮。

接着,博士利用简单的线条,草草几笔,干净利落,带出清风轻轻吹拂柳叶柔和的感觉。突然,他在柳枝中央,插入圆大的明月。顺笔勾出圆圈,白色的底,凸显月夜的美,月夜的洁。本有孤单沧桑的感觉,画家加入寥寥几笔,画纸上有了月色,有了亮光,心中也有希望了。
他在作画时,气色淡定,不急不迫,从容作画,让近距离观画的群众一同感受博士作画的情绪,让知音人一起共鸣。

画纸黑白分明,线条刚柔并重,不是有色彩的画是美的,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可从这幅画一展无遗,这就是中国画比西洋画有内涵之处,意境是那么沁入心扉啊!

符永刚博士挥毫“万般皆美意、千里共婵娟”有感(癸巳年中秋雅集)














符永刚博士挥毫“万般皆美意、千里共婵娟”有感(癸巳年中秋雅集)

未曾近距离亲眼目睹符永刚博士现场挥毫,每回都是看报章的图片,去感觉书法家创作的情景。
2013921日,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马六甲联委会在马六甲联合孔教会、钟正山等人在马六甲举办中秋雅集。有缘出席,更近距离去感受书法家挥毫的情景。
但符博士与其他书法家被安排固定位置。每一个书法家就走到指定的位置,各位书法家将文房四宝放在桌上,整理思潮,开始摆放用具,准备作画挥毫。
符博士神情谈定,嘴角展出微笑,他利用双手测量桌上白纸的长宽,心中打了一个腹稿。博士目不斜视,专注的动笔了。
他屛着呼吸,轻轻松松的在写着、写着。。。。。转瞬间“万般皆美意,千里共婵娟”出炉了。看他多写意,优哉游哉就完成这么应景的配对联了。让注目观赏的人也被他的悠然自得的心情而感染,大家在这良辰美景,皎洁月色下,对人生都充满新希望。
从这个配对联的选材,可见的符博士不单是希望周遭的亲朋戚友健健康康,更祈望当世人遭遇任何挫折,或碰到每一件难事,都能顺顺利利的去克服和解决。从符博士很从容写下第一句“万般皆美意”,就感触到博士虽然道貌岸然,但内心还是有慈父对儿女的关爱,字里行间流露“柔情”的一面。他常说他没有沈慕羽的大爱精神,只追求小爱“,这也许他自己也不懂他对世人的关爱开始随着岁月慢慢萌芽了。
在众多的书法家中。他是速度很快的将“万般皆美意。千里共婵娟”错落的写在白纸上。这作品构图不是一般工整的排法,用的墨色浓淡皆宜。字体疏空均匀,体会到他是用“气”写字,作品内可展现画家的布局。他的写字的风采,可感觉是那么的儒雅,足以证明写字可以“心”与“修性”。通过毛笔的柔韧性,将一首无言诗表露无遗。
他将开始的“万”字最后一笔,转个弯,这个转弯写法,可能暗喻人生充满好多困境,并不是事事如意。但每个人坚持去克服一切难题,世上还是充满希望。所以“美意”特别用夸大的手法写大些,象征苦难过了,美景一定会出现。
每一个字飞白的部分都很清楚的展露出来。“婵”字最后的一笔拉得好长,总是让我们觉得月儿是离我们好遥远啊!尾部墨色有古朴之感,那一竖苍劲有力,朦胧的夜色随尾端飞白的部分跃出纸面。“娟”字恰落在“婵”字的下部,如此的搭配是一绝啊!
  • 整篇作品还是有瑕疵,因那小小的红印没有盖上,虽然选词很诗意,但因这美中不足,引起内心泛起悲情,觉得人生无常,我们应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更应该常常提醒自己爱身边的家人朋友,知足常乐,身体健康,才是我们追求的生活。(我相信符博士将会补上红印,让这一小瑕疵,划上完美的句号)。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3年8月28日星期三

沈慕羽书法文物馆正式开幕

沈慕羽书法文物馆终于在2013-7-20正式开幕,也配合沈老百岁冥诞纪念活动之一。开幕时间是下午3:00.同时晚上在马六甲培风礼堂举行。也希望能筹得活动基金,为馆的设备及日常操作费有所着落。
当天下午出席开幕仪式的社会贤达和亲朋戚友约500人。他们有来自国内外(香港、台湾、中国)和本国各州等人。
出席嘉宾众多,有:富贵集团拿督邝汉光博士、符永刚博士、吴英毅(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罗由中(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中国福建泉州市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翠蓉(中国福建泉州市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董总主席代表、王超群校长(教总主席)、何启良博士(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黄明治(林连玉基金会顾问)、陈南益(马六甲中华大会堂主席)、陈保成(马六甲中华总商会主席)、本馆顾问钟正山、本馆顾问林源瑞局绅、本馆顾问梁德宗、丹斯里林玉唐、陈健发、香港书法家林悦恒、黄明治、晋江总会会长龚书荣、沈氏总会会长沈亚福、沈志明家族沈慕尧、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霹雳联委会邓启平、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柔佛联委会陈振宗、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森州联委会符永杰、麻坡书法展筹委会代表张锦源、马六甲留台同学会主席朱智彬、沈家家属、香港、台湾、中国和美国亲朋戚友、沈同钦(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各报记者和本馆理事。
千人晚宴设在马六甲培风中学礼堂,时间是7:30pm。延开148席,素宴6席。晚宴必须准时开始,配合傅承得为沈老特安排的舞台诗歌表演剧。(约一小时表演)。节目如下:陈绍秀芭蕾舞蹈学校 表演的白云故乡、相声、沈家班合唱团和傅承得精心编制舞台诗歌朗诵和马金泉的舞蹈。
这次晚宴特点是观赏舞台诗歌和马金泉舞蹈必须是在无进食情况下,庄严气氛中观赏“沈慕羽”一生的事迹。观众们才能静心投入沈老的精神中。

这次的节目安排,可想是马六甲大型晚宴的突破,但可能是曲高和寡,最后的节目,有一半的观众都离场。这就是搞文艺艺术者的痛心。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

姐妹结伴游鱼米之乡-适耕庄



                                                                  适耕庄买米部内部·
                                                                          适·耕庄碾米厂
适耕庄路景
适耕庄农田
这是一个滨海的鱼米之乡,如今已变成假日、周末吉隆坡附近一带的城市人的好去处。城市人利用短暂的时光去观天、观田、买米、吃海鲜、买海鲜。
637:00am,天气特别美,我与姐姐坐了707 VIP双层巴士,缓缓从马六甲出发,离开马六甲的收费站,导游小姐特别介绍沿路的风光。
1小时光景,巴士停在芙蓉不远的收费站,车上多是一班年长的游客,多纷纷下车,稍作休息及吃早餐。这里的食物,都是马来西亚简单的面食及“那昔罗马椰浆饭“。
接着,车子又出发。转向较小的马路。有宽阔的柏油路变成蜿蜒的马路。途径Tanjung karang,Sungai Buluh ,沿路的风光是油棕园、甘榜、及正在兴建的兴都庙。
一小时车程,导游小姐报告目的地将到。我们看到一个适耕庄的牌楼。
适耕庄分成ABCD村。这些村庄都以不同籍贯的华人居住,他们都从事不同的职业---渔业和农业。我们到一间碾米厂去购买著名的“珍珠米“。
转入不知名的狭窄的村路,及可看到一望无际的稻海。沿路出发,就到了碾米厂。
游客们陆续下车。我们进入一间简陋的休息站。店员开始解释现代化稻米种植过程。然后我们就疯狂购米。因为昨天是马来西亚元首的生日(公共假期)。珍珠米已经被抢购完毕,我们只好买糙米。
我们购米完毕,转去参拜本地一间庙宇南天宫。据说是“九王爷“。但巴士转去南天宫,路旁都是半砖墙的民宅。屋子旁都种满花草果树。这里有一间国民型华文小学。这可证明华人先贤致力维护华文的贡献。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2年4月26日星期四

探访悬崖绝壁上的云中小学独守26年的老师

四川汉源古路村-悬崖边上的天空之城--古路学校申其军老师的故事

      昨晚看完了旅游节目,对四川汉源古路村的故事突感兴趣,对彝族部落的落后很无奈。他们对教育的不放弃,很敬佩。
     古路村位于大渡河大峡谷的雅安、乐山、凉山三地交界处,入口的绝壁。海拔1,400米高。在千仞绝壁上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彝族村寨——古路村,村里100多户大多数为彝族。
   
    村里只有一所小学,建于1951年间。 数十年来,一代一代的村民在这里求学、毕业,然后务农、结婚、生子...........

     古路村是一个原始纯朴村落。早年,这儿无自来水供应;也无电流供应。山上的居民下山上山都是沿悬崖攀岩,这是他们与外界的交流方式。

      2003年开凿了“驴马道“后,村子开始与外界有了沟通。90度的陡壁上“Z”字形“骡马道”七拐八弯,最窄的地方仅有40厘米宽。行走在这样的高空回廊上,让人有些头昏目眩。

    申其军在1981年在古路学校执教。当时,他是一个18岁的小伙子,只有初中的程度。古路学校的教室是土砌房子,屋顶漏水,墙壁会透风,设施简陋,无厕所。

    ”台湾脚逛大陆“拍申老师的故事是2008年. 当时申老师已在古路学校待了27年。

     申老师初来时,古路学校只有四个班。他一人带四班。他只是代课老师。他毫无怨言,他的工资只有人民币100元。
    他常常为学生们准备干粮、药物。这里的学生个子瘦削,缺乏营养。这里的居民不容许生病。因为病人送下上必须要5个小时。所以申老师都会自备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申老师上课时间是早上10:00至下午3:00,中间无休息时间,也没有午餐时间。因为学生是徒步上学。最远的学生必须用5个小时走到学校。最近的学生也要走两个小时。他们只是利用玉米等干粮充饥。学校无食堂。因此,他们一天只是吃两顿饭吧了。

2008年所拍的影片中,申老师在古路小学已待27年。那时,古路学校只剩2个班。影片中,他与学生唱了一首歌,歌声虽然不悦耳,真心唱出他们心中的希望。 歌词如下:
  在我心中,曾经有个梦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灿烂的星空,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再没有恨,也没有痛
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
用我们的歌换你真心笑容
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古路学校学生唯一的运动工具是一个旧的篮球架。篮球架上的木板是利用旧黑板改成。学生不敢大力投篮,害怕篮球滚落悬崖。

学校外墙上写着”朗朗书声云中荡,彝苗成才固根基“字里行间显示着这个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意义。

申老师自己本身也有一对朴素名言:“ 没有文化等于眼睛瞎,有了文化才能够当家"。他希望通过教育,可以改变彝族部落的生活。他有两三位学生大学毕业。他都很谦虚,很低调的说这不是他的功劳。

2011年11月29日,雅安汉源”天边小学--古路学校“最后7位学生下上读书。申老师也陪同他们住宿学校。细心照顾他们。我祝福他们能在山下享受正统的学校教育。

永利乡中心学校一位退休老师赠给申其军老师对联: 愿作春蚕谱山村教育
                                          甘作人梯育一代新人

从这对对联,可想象申老师像春蚕吐完身上得丝而死。就如申老师的无私情操,令我感动。我是个教育工作者,我向他致敬。他默默耕耘,不求回报,只求他的族人的生活,通过教育,能提高善。没有他奉献了30年的青春岁月。古路村的孩子,将是个文盲。

我只想将他的生活写照,通过我粗陋的文笔,让有心人共勉之。
如果要观看更清楚画面,可观赏YOUTUBE: 天边小学”

申老师与学生

                                                                申老师在课堂的神情
                                                            申老师和学生

                  申老师和学生们在教室前合影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

台湾脚逛大陆---长春吉林

我爱旅游节目。特别爱看中国的旅游节目。无意间发现PPS电脑网站有个节目---“台湾脚逛大陆”,里面介绍很多中国地方。
虽然我们到中国去旅游,我们的导游都不会带我们到一些当地特别的地方,我们像被赶鸭般的参观。可能有些当地的名产或小吃,他们都不会带我们去品赏。更有些中国边远的地方,本地的旅行团都不会组团。
我观看旅游节目,都是爱选我不能去到的地方,通过电脑的屏幕,观赏我喜爱的地方。
中国长春吉林是中国北部的一个省份。长春素有汽车城电影城文化城”“光电之城”“科技文教城大学之城森林城雕塑城”“会展之都”“东方波士顿”“国际轨道交通之都

通过这个节目,我们知道满清末代皇帝傅仪,被日本囚禁在伪政府皇宫内。傅仪的几位夫人也像金丝雀般的在此生活。他们没有自由,如同行尸走肉的过活。
伪政府博物院内展出傅仪的起居生活、办公所在地。博物院还制有蜡人,置放在办公楼、睡房内,让游客能体会当时的情景。
这里还有个电影城。游客可穿上“superman"的服装,通过电脑的拍摄,你本身恍如变作超人在空中飞翔。这里还有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如地震后的断墙破瓦等建筑物。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是一个美丽的生态公园。这里的风景宜人,空气清新。冬天,他们还可在此溜冰或特定的地点(破冰的湖)冬泳。这里有个特定的指示牌写着“禁止“野浴”。
野浴”不是冲凉,这个词的意思是游泳。
吉林还有一个特别的交通工具。那是“有鬼”电车。别误会,不是电车有鬼,而是有轨电车。本来有好多条马路,都是利用这种电车川行市区,现在只剩一辆电车,还继续运作。
当你听到年青伙子在吉林大街大喊要去找“姑娘”,别带有色眼光去看这些年青小伙子。原来“姑娘”是东北的一种特产果子。味道是葡萄和蕃茄的混合味道。这是一种有季节性的水果。
以下的图片,是我上网下载,如要更详细的资料,请上网观看“台湾脚逛大陆”。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姑娘果
                                                                                      电影城
                                                                伪政府博物院惜别离
                                                                               电影城
                                                                         伪政府博物院
                                                                         净月潭
                                  有轨电车

2012年4月14日星期六

中国江苏南京油画家陈琳

12-4-2012早上10:00, 文物馆来了一个中国江苏南京油画家陈琳。他对沈慕羽书法文物馆内的史料与文物,特别有兴趣。他称赞沈老的字有骨干、有血和有肉。外行的我只是能领会他的赞叹。至于对沈老的字还需要一段时日,才能体会。
刚开始我对陈先生还很陌生。但他离开文物馆,留下“blog”的地址,我上网观看陈先生的游记及油画,才发现陈先生的油画是那麽生活化、他的东南亚游记写得那么传神。真得对真正搞艺术的画家,肃然起敬。
他将他所赚的工资,对换成旅费,周游列国,用生动的画笔,记载东南亚的风土人情,这又是另一种将往事记载下来的方法。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马六甲培风初中三美班师生共43人到文物馆参观


今天13-4-2012(星期五),可说是天朗气清的早上。并不是黑色星期五。马六甲培风初中三美班师生共43人到文物馆参观。他们的老师张(景+页)耀师预先约定时间。文物馆营业时间本是上午10:00,但为了配合学生们做一个户外学习教学。本馆也乐意提早让有心人参观。
他们都是一群好学守礼的好学生,灿烂的笑容,天真的笑脸,令人看了开心。
培风中学以户外教学,可说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希望更多的团体可到文物馆参观,让沈老的精神及书法一直传下去。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


 




2012年4月13日星期五

金宝之行

外甥申请进UTAR的中文系。与姐姐到金宝定宿舍。舟车劳顿。走遍吉隆坡的车站与地铁站。目的是要详细的知道巴士与火车的行程与票价。第二轮到金宝的大学报到,可更加方便。
这一次到金宝可说是碰到贵人,所以整个旅途是那麽顺利,是否与平日能做一些善行,如今得到贵人相助,任何在路上发生的难题,都能解决。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请写文章出处出处(生命中的蓝天白云或http://thwon53.blogspot.com/)感恩